对教学设计本质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本文关键词:对教学设计本质及其特点的再认识
【摘要】:教学设计的持续性发展需要理论研究作为内在动力,教学设计的本质是教学设计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之一。反思教学设计的本质,有助于为教学设计不断流变的思想和复杂多样的行为寻找最终的依归和发生原点。文章认为:教学设计的本质是师生主体间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指导学习为目的而进行的系统计划过程和活动。教学设计宏观层面的特点表现为稳定与可变的统一、理性与非理性的并行、预设与生成的共在、交往与对话的发端。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本质 主体间性
【基金】:国家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教师教育理论创新和研究中心建设”(项目编号:GJ9850102)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电化教育研究为其‘什么’的东西”。[4]本质是事物间必然、内在和稳定的联系,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点。教学设计的本质应是教学设计理论中的核心范畴之一,对教学设计进行本质研究与哲学反思是教学设计研究的应有之义。反思教学设计的本质,有助于为教学设计不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2 南纪稳;;对教学本质研究的理性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鹤飞;以终身学习为导向的E-Learning系统的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许修兵;从“杨氏双缝干涉”教学改革初探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白桂香;小学生阅读-习作能力图式训练的教学设计和自主学习过程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白桂香,郑晓红,吴田荣;高年级小学生阅读—习作能力图式同化训练的教学试验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6 赵国栋;关于信息通讯技术对大学教学影响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7 苗逢春;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学整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程凤春;;教育并存服务性与生产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10 徐东;;两种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与反思[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军其;杨宗凯;;理论课程在教育技术学中的优势[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侯丽平;王移芝;;浅谈基于Blended Learning信息技术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王彦群;左明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何荣杰;;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设计模式[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崔永华;;试论综合课课堂教学设计——教育学视角的分析[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柯清超;分布式学习系统软件建模方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建福;论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方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闯;科技活动课程理论与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罗江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学教师对计算机类教学媒体的态度及引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孙泽军;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提高初中二年级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洪显利;组块构建记忆策略训练,提高高一学生英语词汇学习质量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余江敏;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杨祖能;初中物理创新能力教学目标分析与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曲霞;小学作文创造性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和平,赵鹤龄;后现代批判视角我国近20年的教学过程本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钟志贤;;传统教学设计范型批判[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3 盛群力;;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7期
4 毛崇杰;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吴德芳;论教学之复杂性——后现代视野下的教学观[J];教育导刊;2004年12期
6 靳玉乐,尹弘飚;教学本质特殊交往说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0期
7 徐继存,赵昌木;教学本质追问的困惑与质疑——兼论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11期
8 文雪,扈中平;复杂性视域里的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9 和学新;教学的本质究竟是什么[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张广君;教学本质研究20年回顾、反思与展望[J];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芳;;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自我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2 李晓岩;张家年;;和谐课堂:教学设计的伦理诉求[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3 孙博;陈伟;邱枫;;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4 袁丽;;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疏导[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王斌;杨开城;;知识技术视野中的教育技术思想简史[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6 王洪才;;教育是何种善——对教育善的本质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1年05期
7 孙云晓;;教育的真正本质是人的解放[J];教师;2011年18期
8 蔡建东;马婧;;我国教育技术学知识结构与关键节点文献研究——基于学科知识图谱的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周伟军;;浅谈德育、美育的本质及对和谐校园的作用[J];职业技术;2011年06期
10 曾祥翊;;从国际学者对话透视教育技术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陶美重;;论教育消费的本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郑丽华;;教师在远程教学使用双向视频和英特网所持的观念[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温江彦;江苏素质教育直取本质[N];人民日报;2001年
2 韩丽艳;抓住美声歌唱的本质[N];音乐周报;2002年
3 杜向阳;培训中的问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朱德全 龙登丽;课堂改革:能否基于问题开处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南海 整理;何克抗解读“教育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6 张天发;对备课要求的思考[N];西藏日报;2001年
7 山西省壶关县店上学区 韩晓玉;新时期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河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冯秀琪;教育、网络教育与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余冠仕;教育技术,,兴奋点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秭归县实验小学 胡敏;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效整合[N];三峡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妍;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彭兵;基于学习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丽;基于Moodle的混合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伟胜;高校远程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孔珍珍;基于MVP理论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效章;网络环境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韬;游戏化探究式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田泽林;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向阳;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西宁;教学设计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的思考与对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9 赵丽萍;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贾颖;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下学生学习动机激发的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54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54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