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师资失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义务教育师资失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均衡师资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我国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却存在失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地区、城乡和校际间的数量失衡和结构失衡。深究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现象的背后,经济发展失衡是地区失衡的根本原因,社会体制失衡是城乡失衡的直接原因,教育政策失衡是校际失衡的主要原因,而教育投入不均衡则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在考察现象、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从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教育投入、规范师资流动以及加强师资培训四个方面提出了均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相关策略。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 师资配置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AHSKF09-10D74)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成为缩小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般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其最基本的要求,则是“在正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鲜万标;对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柳海民,林丹;本体论域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鲍传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夏茂林,冯文全;教育产业化要“化”掉什么——解读“教育不能产业化”[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5期
5 俞云峰;;教育券: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2期
6 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7 祝新宇;农村课程资源失衡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8 栗玉香;;义务教育均衡推进的财政分析与政策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15期
9 李尚群;;教育均衡问题解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10 冯雪红;女童教育对西部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铭;;建立义务教育财政分担机制的必要性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朱向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名校集团化办学剖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曲绍卫;陈东生;;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探究——济南市“教育优化升级工程”机制与效力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冯文全;夏茂林;;教育产业化反思[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4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李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上海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艳霞;论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邬巧云;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原因[D];安徽大学;2005年
4 (此夕)晓虹;区域高等教育空间布局与教育均衡发展[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郭安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姜爱军;浦东新区基础教育均衡化措施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邹立君;服务于农业企业的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8 毕云;美国高校收费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崔慧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财政体制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峧;湖南中小学贫困生教育救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懋元;公平与效率:高等教育决策的依据[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鲍传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范艳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4 俞云峰;;教育券: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思路[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12期
5 贾晓静;;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6 黄忠敬;走向均衡:我国基础教育政策重心的转移[J];教育科学;2004年03期
7 钟文芳;法国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师政策[J];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8 薛国凤;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解决我国偏贫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问题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2年01期
9 雷万鹏;;寻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年02期
10 曹成刚;问题和出路——从国外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冬妮;促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陈要文;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国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政策与公平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松;;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5期
2 鲍传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和原则[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施媛媛;郑友训;;回顾与反思: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近十年之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4 肖月;吴琼;王学忠;;安徽新农村建设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J];理论建设;2009年03期
5 高洪;郑华;;科学发展观与玉溪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6 姚俊;;“普九”教育中的新情况[J];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05期
7 印华;;从教育政策伦理视角探讨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J];传承;2010年27期
8 曲铁华,马艳芬;义务教育师资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彭青;;从教育经费视角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河北省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孙朝云;;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科技资讯;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美玲;;我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实施背景及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翟静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行为失当的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金花;;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的路径选择:日本的经验与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玉琼;;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均衡状况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纯槿;王红;;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补偿的构想[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方中雄;;均衡发展——北京市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A];小康社会:创新与发展——2002·学术前沿论坛文集[C];2002年
7 张德祥;;关于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李慧勤;刘寒雁;;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以云南省河口县义务教育经费预算能力建设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崔慧广;;区域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测量方法的构建[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邱小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教育财政的视角[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通讯员 马家松;合肥:市区义务教育率先实现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记者 安耀武;界首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N];安徽日报;2009年
3 高群 宁志成;无锡再推新政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于国宁;无锡启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5 晚报记者侯伶俐 通讯员李鹏;今年义务教育锁定“均衡发展”[N];孝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姚学文 徐行;芙蓉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N];湖南日报;2009年
7 ;农工党鞍山市委: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N];友报;2009年
8 赵晖;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N];无锡日报;2009年
9 记者 李林霞;均衡发展成我省今后义务教育工作核心[N];山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陈小艳;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尚伦;建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教科书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永坤;教育政策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颖;安全平台支撑体系及其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斯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朱灵娥;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尹刚;南京市义务教育“小升初”择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曲正伟;我国义务教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953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95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