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关于年轻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1-14 20:25

  本文关键词:关于年轻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的调查与思考 出处:《教育科学》199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职工 年轻校长 中小学校长 校长队伍 非权力因素 教育行政部门 党政干部 学校管理 中青年骨干教师 综合素质


【摘要】:正一、问题的提出 实现现代化,教育是基础。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校长是关键。为适应校长队伍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自1984年开始,富阳市教育局有步骤地对校长队伍进行调整。一大批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责任心事业心强、爱岗敬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被提拔到校长岗位。截止1997年暑期,全市25个乡镇中学,中心小学和市属中小学的校长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65%,校长学历达标率为93.33%,持证上岗率达100%,基本实现了校长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为追踪了解年轻校长们在教职工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以及对教职工所产生精神感召力等情况,探索年轻校长得到的社会赞誉度,我们提出“年轻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这一课题,旨在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和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young, revolutionized, knowledgeable and professional principals, the principal is the key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problem, the foundation of which is to run schools well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Since 1984, the Fuyang Municipal Bureau of Education has adjusted the headmasters team step by step. A large number of high ideological awareness, good cultural quality,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areer. As of 1997, 65% of the city's 25 township schools, central primary schools and municip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were under the age of 45. The principal academic record reaches the standard rate of 93.33, and the licensed employment rate reaches 100, which basically realizes the young age of the principal team. In order to trace the prestige and credibility of the young principals in the eyes of the teaching staff and to explore the social acclaim of the young principals. We put forward the subject of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the prestige of the young principal", aiming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above problems.
【作者单位】: 浙江省富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311400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实现现代化,教育是基础。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校长是关键。为适应校长队伍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自1984年开始,富阳市教育局有步骤地对校长队伍进行调整。一大批思想觉悟高、文化素质好、责任心事业心强、爱岗敬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被提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君;教会中学外籍传教士校长素质的历史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娄德生;试论档案管理现代化[J];档案学研究;1989年02期

3 张天雪;论校长教育政策体验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6期

4 于淑云;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与校长培训[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5 王建宗;论校长办学价值观的反思、调适与教育[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邓李梅,杨哲;论校本管理中的校长角色定位与塑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赵敏,刘献君;学校领导行为探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眭依凡;“大学内治”与校长治校[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章小梅;关于中国大学校长职业化的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01期

10 UNDP中小学校长提高与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比较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瑞基;组织人口生态理论及其相关管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沈曦;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张坊;领导者德才素质及岗位匹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彭湃;大学之治:道德领导的思维向度[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朱国立;新形势下党的组织管理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逸;中国中小学校长的角色演变[D];苏州大学;2001年

2 瞿卫星;江苏省首批"名校长"成功的内在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英荣;高等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4 周其国;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课程变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任佳;现代中学管理制度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姚霞;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洪斌;中学校长职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圣福;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9 苏令;校长服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旺杰;校长的道德领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虎;关于年轻校长威信的建立和保持的调查与思考[J];教育科学;1998年01期

2 黄兆龙;试论校长工作形象[J];教育导刊;1992年Z1期

3 商志安;“一体”乎?“分设”乎?──如何处理好党政关系[J];天津教育;1994年10期

4 刘其猛;试论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J];教育评论;1994年04期

5 侍晓奇;校长在“减负”中应确立的几种意识[J];江西教育;1995年09期

6 沈铭明,迟秀芝;探索培训规律 实现校长培训工作科学化[J];教育管理;1995年06期

7 李祖培,俞约法;继承和发扬季愚校长的教育思想[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8 杨福田;校长岗位培训,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9 左义凯;校长要对校情了然于心[J];湖北教育;1997年Z1期

10 孙孔懿;学校特色形成的内部根据[J];教育导刊;199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雪信;;浅谈校长的管理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肖川;;校长的职责与境界[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付广丰;;浅谈校长正职与副职的密切协作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 朱贤平;;假如我是校长(演讲稿)[A];中小学课程改革与考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孔棣华;曾桂华;;教师对校长优秀品质的期望[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6 杨树新;;校长是学校的灵魂[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朱驰;;谈新时期校长的办学素质[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8 左天玖;;试论如何塑造校长形象[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9 龚黎华;;“德”、“才”、“绩”与校长威望[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10 刘卫业;;校长的心理品质对教师群体心理的影响[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艳霞;校长轮岗制:新瓶装旧酒[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留洋”校长:办学的新视角新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校长眼里的评优机制[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姜堰市王石中心小学 陈晚林;校长应“劳”在哪里,,“模”在何处?[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5 张刘祥;校长何妨多些书生气[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学校 郑立平;听校长口头禅的“弦外音”[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岳德亮;“校园庄园化校长老板化学生公子化”,要不得[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江苏省江都市国际学校校长 禹克亮;构筑高效课堂是校长的职责[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赵小雅;校长们的未来之路:专业化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校长负责制:弊端及改革[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晓阳;学校制度情境中的学生道德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周宁;地缘与学缘:一九二○年代的安徽教育界(1920-1926)[D];复旦大学;2007年

4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金瑛;基于学校发展的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海英;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勤;论校长课程领导的理念与策略[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夏禄祥;论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8年

3 高永勇;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涛;校长领导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国华;论校长成长的教育叙事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6 孙海红;校长—教师有效沟通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解瑞红;社会学视角中的校长资源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源源;校长的心智图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亚鹏;校长的课程执行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丹丹;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必备素养及其培养途径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5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25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5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