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学校如何应对学生网络欺侮

发布时间:2018-04-20 02:13

  本文选题:网络礼仪 + 学生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11年01期


【摘要】:正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广泛传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造、交往和学习的可能性。学生网络欺侮就是这种科技滥用的结果。作为一种新的校园欺侮形式,网络欺侮的出现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Abstract]:The wide spread of moder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rovides students with more possibilities for creativity, communication and learning. Student cyberbullying is the result of this misuse of technology. As a new form of campus bullying, the emergence of network bullying poses a new challenge to school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EA090015)系列成果之一
【分类号】:G474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娴;高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模式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钢;;网络欺凌:青少年网民的新困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2 张乐;;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12期

3 刘丽琼;肖锋;饶知航;陈婷;;中学生网络欺负行为发生特点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夏学銮;网络社会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戚攻;网络社会的本质:一种数字化社会关系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文军;网络社会的病症及网络社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科技导报;2002年10期

4 黄少华;网络社会学的基本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宋佐东;网络文化对青年社会化的影响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徐艳国;;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影响因素的社会学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钱扑;功能论及其教育目的功能观──对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剖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04期

8 马向真;社会标签理论对学生“问题行为”的解读与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胡新华,陈晓强;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越轨及其社会控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丹;;都市学校面临的挑战[J];教书育人;2006年36期

2 邱广欣;郭延萍;;由“辱师事件”而想到的[J];教育文汇;2008年02期

3 沈晶晶,杨锁强,程少川;基于民族礼仪冲突的网络礼仪形成与构建研究[J];情报杂志;2004年12期

4 ;课间操[J];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06年Z2期

5 王永红;陈晶琦;杨秋霞;;某大专学校女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9期

6 ;“网络礼仪”漫谈[J];现代交际;1997年10期

7 ;网络礼仪[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6期

8 佚名;;网络礼仪你学会了吗[J];高中生;2009年23期

9 张扩夫;林岳生;李平;陈求学;李宏植;;“一面劳动,一面读书” 永嘉中学几年来组织学生课余劳动的经验[J];人民教育;1957年09期

10 ;我校的课外政治思想教育工作[J];人民教育;195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兴利;;青少年的网络礼仪教育[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刘凯国;;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的亲子冲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龚玲;张嵘;谷政;张建;禄秀兰;吴俊;;重庆市9起学生食物中毒情况分析与对策[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陶友红;;培养自信心,促进英语教学[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代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体育锻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范圣眉;;我校图书馆如何培养学生助理管理员[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邢淑兰;;改变评价方法,消除学生自卑心理[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刘炜;谭永昌;;贵州高校开展定向越野运动的思考[A];贵州省第六届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9 熊梦贵;毛利忠;;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分析与对策[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马长世;肖元何;巫建伟;;调查学生消费现状开展惜财感恩教育[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军;如果学校有错 学生有权说不[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教师:面带微笑的知识[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翟召博;对学生分等的质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网笑 吴铭 任玲 言路 小东;教师失去了“师道尊严”,是谁的错?[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冯梅(作者单位系长沙市十一中);精彩亮相[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冯梅;浅议“高三现象”[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陈琳;校园内的性侵害:我们如何防范[N];法制日报;2002年

8 晓颂;解除学生心灵困惑[N];光明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翟红苓;从招聘会热看学生考证[N];华夏时报;2002年

10 程树吾 王新海 晁怀志;保护中小学生隐私权[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王玲;索尔·贝娄主要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受害特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罗家有;农村中学生暴力遭遇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黄昌来;基于自治系统的DDoS攻击追踪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德全;拒绝服务攻击对策及网络追踪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10 瓮怡洁;刑事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良;中学生网络礼仪教育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利峥;七年级《地理》双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质中的作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3 易兴华;小学古诗自主阅读及素养培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俊玲;高校与学生行政法律关系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6 滕玉英;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学习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程昭伦;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少辉;我国高职教育学生职业指导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岳丽娜;Web2.0代表性软件支持下的学生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云;云南省高等职业学院性伦理教育的初步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57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7757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e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