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后现代主义教育督导观简析

发布时间:2018-06-17 12:02

  本文选题:现代主义 + 教育督导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05年06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四川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G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新艳;浅谈加强教育督导,提高教育质量的管理方法[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2 王桂岚;英国中小学的教育督导[J];外国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3 黄玉荣,焦春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督导于教学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之探微[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张济正;教育督导与学校管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5 张观富;立足质量提高 建立教育督导与评价[J];北京成人教育;1996年10期

6 王正清,郭将先;正确处理教育督导过程中督与被督的关系[J];青海教育;1998年10期

7 蒋泓洁,任红亮,杨随军;论教育督导[J];唐都学刊;2001年S1期

8 牛小源;东北地区哈尔滨教育督导研讨会圆满结束[J];黑龙江教育;2004年Z1期

9 ;云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开展教育经费专项督导检查的通知[J];云南教育(视界版A);2005年05期

10 刘朋;;荷兰教育督导监督职能演变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厚诚;;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命运[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廖其发;;新中国教育督导制度改革的历史与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骆天银;;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否定及其启迪[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凌河;;新文学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嬗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张学广;;后现代主义与生态世界观[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王荣江;;后现代主义对待科学的策略及其危害——由索卡尔事件想到的[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郭清芬;;美国学区督导角色的发展与演变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陶研简讯[A];庆祝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专辑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文东;;初探社区组织模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吴军 记者 尹晓华;省教育督导团成立[N];四川日报;2005年

2 特派记者 王付友;教育督导应督学督政[N];吉林日报;2008年

3 记者 牟联文 通讯员 邓国胜;嬗变[N];恩施日报;2011年

4 记者 才项什姐 通讯员 童治安;州政府教育督导团对全州“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N];祁连山报;2011年

5 记者 高耀彬;山西教育督导加大力度[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孙士清;市教育督导室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N];榆林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平;地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N];林芝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金河;岳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就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答记者问[N];岳阳晚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邵滢;教育督导 助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N];开封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吴骞;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来我市督导教育工作[N];莱芜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树魁;符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D];厦门大学;2003年

2 孔明安;仿真与技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董小玉;暮色中的寻找[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方贤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蔡春露;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D];厦门大学;2003年

6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杨冬江;中国近现代室内设计风格流变[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8 李美华;琼·狄第恩作品中新新闻主义、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多角度展现[D];厦门大学;2004年

9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蓝云春;《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代主义主题[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伟;现代主义设计探源[D];河北大学;2005年

4 谢登斌;美国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曲艳丽;人生舞台的小丑——《五号屠场》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征;《小城畸人》现代主义艺术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t,

本文编号:2030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030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9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