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品格教育中榜样示范的问题与回应——以亚里士多德美德论为考量视角

发布时间:2020-12-13 13:32
  榜样示范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教育哲学意义上主要存在两类问题,即"如何激发教育对象模仿行为"的方法论问题和"榜样示范教育应教什么"的实质性道德问题。"模仿"是"榜样示范"中的核心概念,亚里士多德将其视为一种蕴含情感、意动、认知及行为要素的情感美德。因此,在品格教育"榜样示范"的过程中,要避免仅止于对榜样的行为模仿及类推性实践的方法论问题;更要重视所要学习模仿的道德品质独立性问题,化解"模仿者"对榜样无知顺从的困境。从实践角度看,应从多方面审视和改善品格教育的"榜样示范"问题:加强教师对于自身作为行为榜样的反思;要确认榜样必须具有真实性特质;从"道德成熟"标准确保榜样与学生存在的德性位势差,强化德性内驱;创设道德情境,加强学生对榜样的心理认同感;培养道德能动性,促进学生道德层面的知行转化。 

【文章来源】:道德与文明.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榜样示范教育中存在的两类问题:方法论问题与实质性道德问题
二、亚里士多德美德论对这两个问题的回应
    (一)“榜样示范”的核心概念:“模仿”的情感美德属性
    (二)对方法论问题的回应:认知与情感的融合
    (三)对实质性道德问题的回应:“至善”优先
三、榜样示范在品格教育具体实施中的三重反思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然本性与理性选择——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及其问题[J]. 田洁.  道德与文明. 2016(06)
[2]荣誉与自我认识:亚里士多德论豪迈[J]. 刘玮.  世界哲学. 2016(01)
[3]里克纳品格教育的思想渊源探析[J]. 张琳.  南方论刊. 2012(05)
[4]传统道德文化现代践行的榜样示范[J]. 李秀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5]美国品格教育的发展与实施初探[J]. 杨益琴.  当代教育科学. 2009(08)



本文编号:2914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14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