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个人知识与实践转化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0-12-13 13:43
从个人知识与实践转化的角度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个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贯通,观念正确、知行相顾、行实理顺、自觉发展。立足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在"听课—说课—评课—重建"的过程中,通过促进教师个人知识与其实践行为相一致来促进教师可持续的专业能力发展,可以实现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整体性、内源性和可迁移性。"异域"参与者的介入、教师的发展意愿和学校制度设计是保证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
【文章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2020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展开过程及其转化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构成与发展[J]. 刘永凤. 教育研究. 2017(06)
[2]有效培训:帮助教师将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J]. 孔凡哲,严家丽,范连众,赵连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3]教师课例研修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要义[J]. 齐健,李秀伟. 中国教育学刊. 2012(12)
[4]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 崔允漷. 教育研究. 2012(05)
[5]教师的课例研究旨趣与过程[J]. 王洁. 中国教育学刊. 2009(10)
[6]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J]. 孙元涛. 教育学报. 2009(01)
[7]同伴指导——教师自我培训的新模式[J]. 杨超,夏惠贤.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5)
[8]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J]. 叶澜,吴亚萍. 教育研究. 2003(08)
[9]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 卢乃桂,操太圣. 教育研究. 2002(12)
[10]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 石中英.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03)
本文编号:2914635
【文章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2020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以课堂为载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展开过程及其转化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构成与发展[J]. 刘永凤. 教育研究. 2017(06)
[2]有效培训:帮助教师将间接经验变成直接经验[J]. 孔凡哲,严家丽,范连众,赵连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3]教师课例研修的理论视野与实践要义[J]. 齐健,李秀伟. 中国教育学刊. 2012(12)
[4]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 崔允漷. 教育研究. 2012(05)
[5]教师的课例研究旨趣与过程[J]. 王洁. 中国教育学刊. 2009(10)
[6]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J]. 孙元涛. 教育学报. 2009(01)
[7]同伴指导——教师自我培训的新模式[J]. 杨超,夏惠贤.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5(05)
[8]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J]. 叶澜,吴亚萍. 教育研究. 2003(08)
[9]论教师的内在改变与外在支持[J]. 卢乃桂,操太圣. 教育研究. 2002(12)
[10]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 石中英.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03)
本文编号:2914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1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