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论教师目光语使用的“三看”原则
发布时间:2021-01-05 00:33
在理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熟知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能力、课堂状态以及对所教授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以此为依据采取不同的方式分层次教学,并为每人量身定制课外拓展资料。然而即便以小班形式授课,这一"理想状态"也很难达到。为能趋近这一状态,教师的"目力"即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以帕特森的"非言语交际顺序功能模型"(sequential functional model of nonverbal exchange)(以下简称SFM)为理论框架,试论教师如何在课前、课初及课中,用"眼睛"采集并辅助交际信息的传递。
【文章来源】:才智. 2020年14期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2. SFM理论及应用
2.1 SFM理论简述
2.2 应用环节
结语
本文编号:2957660
【文章来源】:才智. 2020年14期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及理论依据
2. SFM理论及应用
2.1 SFM理论简述
2.2 应用环节
结语
本文编号:2957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57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