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08:4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进入新一轮大型教育改革之中,使得全球教育运动呈现出相似的特性和一定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争相进入集权化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强调中央对教育的调节和把控,将教育主导权收归中央,颁发课程标准,严格管理教学课程的实施,重视教育绩效,严格按照绩效标准将表现不佳的教师和学校辞退或关闭。除此种改革路径外,独特的芬兰道路开创了新形式,即专业化道路,也被称作第四条道路,强调对专业人士的信任,并主张将教育权、管理权交还给专业教育工作者。另外,自第一次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测试以来,芬兰多次取得优良成绩,引起国际教育家与学者的密切关注,各国相继到芬兰探访教育成功的原因。根据对芬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教育研究与分析,可以看到在分权化背景下,受到专业化道路的渗透与指引,学校管理模式逐步显现专业化的特征。芬兰学校管理模式中所体现的专业化特征是怎样出现的?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芬兰为什么能够在学校管理中形成专业化的管理模式?通过对芬兰这种独具特色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乃至世界各国...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受世界各国关注
(二)芬兰学校管理模式独具特色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改善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重难点
三、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对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
(二)对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
(三)与其他国家学校管理的比较研究
(四)小结
五、概念界定
(一)学校管理模式
(二)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因素分析法
七、研究思路
第一章 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历史进程
一、学校管理的集权时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二、学校管理的放权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二章 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分析
一、管理理念的指导
(一)分散式领导
(二)横向领导
二、管理组织的运行
(一)学校行政管理
(二)专门的学校管理机构
三、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一)校长专业化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教学管理的专业化表现
(一)自主又权威的课程制定与实施
(二)独立又合作的教学评价
第三章 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成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政治领导的辅助性和分权化:教育环境宽松、灵活
(二)社会思潮的影响:教育自由呼唤专业管理
(三)芬兰独特的第四条道路:专业、民主之路
(四)连续性改革:教育管理价值未变
二、社会共识的推进
(一)公众共识:追求优质教育
(二)教育共识:重视专业性
三、文化氛围的支撑
(一)信任文化:对公共机构与学校、教师的信任
(二)合作文化:行政管理者、学校与教师间的合作
四、教育系统的保障
(一)良性教育生态系统:与专业化管理相辅相成
(二)高水平的管理者:追求专业能力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学管理专业化特征要素构建与发展对策——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 陈美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7(03)
[2]芬兰研究本位教师教育模式:历史考察与特征解析[J]. 饶从满,李广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16(12)
[3]芬兰基础教育教师高满意度的外在因素——基于TALIS2013的数据探索[J]. 王钰巧,方征. 教师教育论坛. 2016(03)
[4]21世纪以来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 王岚.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5]芬兰独特而平稳的教育改革及启示[J]. 王光明,康玥媛,曹一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6]芬兰为何没有教育督导制度[J]. 丁瑞常,刘强. 辽宁教育. 2015(18)
[7]略论初中学校管理的内涵及建设策略[J]. 李少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5(09)
[8]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探析[J]. 丁瑞常,刘强. 比较教育研究. 2014(09)
[9]芬兰基础教育灵活责任制探析[J]. 刘丽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14(12)
[10]全球教育变革下的学校自主管理[J]. 张俊华. 人民教育. 2014(03)
硕士论文
[1]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 范惠姣.河北大学 2018
[2]芬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D]. 许宏.苏州大学 2017
[3]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D]. 田雨.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 洪健峰.浙江师范大学 2012
[5]第四条道路:芬兰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分析[D]. 乔雪峰.南京大学 2011
[6]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D]. 殷玉萍.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7]高中新课程计划实施后校长角色转换研究[D]. 王跃进.辽宁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082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一)学校管理模式改革受世界各国关注
(二)芬兰学校管理模式独具特色
(三)我国学校管理模式改善的需求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重难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重难点
三、研究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一)对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
(二)对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
(三)与其他国家学校管理的比较研究
(四)小结
五、概念界定
(一)学校管理模式
(二)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
六、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因素分析法
七、研究思路
第一章 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历史进程
一、学校管理的集权时期: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
二、学校管理的放权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二章 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分析
一、管理理念的指导
(一)分散式领导
(二)横向领导
二、管理组织的运行
(一)学校行政管理
(二)专门的学校管理机构
三、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养
(一)校长专业化发展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教学管理的专业化表现
(一)自主又权威的课程制定与实施
(二)独立又合作的教学评价
第三章 芬兰专业化学校管理模式的成因分析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一)政治领导的辅助性和分权化:教育环境宽松、灵活
(二)社会思潮的影响:教育自由呼唤专业管理
(三)芬兰独特的第四条道路:专业、民主之路
(四)连续性改革:教育管理价值未变
二、社会共识的推进
(一)公众共识:追求优质教育
(二)教育共识:重视专业性
三、文化氛围的支撑
(一)信任文化:对公共机构与学校、教师的信任
(二)合作文化:行政管理者、学校与教师间的合作
四、教育系统的保障
(一)良性教育生态系统:与专业化管理相辅相成
(二)高水平的管理者:追求专业能力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学管理专业化特征要素构建与发展对策——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 陈美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7(03)
[2]芬兰研究本位教师教育模式:历史考察与特征解析[J]. 饶从满,李广平. 外国教育研究. 2016(12)
[3]芬兰基础教育教师高满意度的外在因素——基于TALIS2013的数据探索[J]. 王钰巧,方征. 教师教育论坛. 2016(03)
[4]21世纪以来芬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启示[J]. 王岚.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5]芬兰独特而平稳的教育改革及启示[J]. 王光明,康玥媛,曹一鸣.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6]芬兰为何没有教育督导制度[J]. 丁瑞常,刘强. 辽宁教育. 2015(18)
[7]略论初中学校管理的内涵及建设策略[J]. 李少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5(09)
[8]芬兰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探析[J]. 丁瑞常,刘强. 比较教育研究. 2014(09)
[9]芬兰基础教育灵活责任制探析[J]. 刘丽丽. 世界教育信息. 2014(12)
[10]全球教育变革下的学校自主管理[J]. 张俊华. 人民教育. 2014(03)
硕士论文
[1]中芬小学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 范惠姣.河北大学 2018
[2]芬兰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研究[D]. 许宏.苏州大学 2017
[3]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D]. 田雨.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芬兰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 洪健峰.浙江师范大学 2012
[5]第四条道路:芬兰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分析[D]. 乔雪峰.南京大学 2011
[6]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管理模式的研究[D]. 殷玉萍.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7
[7]高中新课程计划实施后校长角色转换研究[D]. 王跃进.辽宁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00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