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社会学视角下学校物理环境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环境社会学视角下学校物理环境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校物理环境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支柱,是学校打造社会化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人实现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媒介。在环境社会学视野下,"环境—人—社会"的互构模式是复杂而具体的,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物理环境的构建不仅与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有关,也与特定的社会构成与发展过程相关联,更是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人"的努力和实现。学校物理环境的构建需要挖掘和创建环境的文化价值、打造和养成适切的环境行为、尊重和发挥"现实的人"的主体能动性。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环境社会学 学校物理环境 学校文化
【分类号】:G47
【正文快照】: 学校物理环境是学校文化形成的重要支柱,是学校打造社会化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人实现社会化转变的重要媒介,其作为一种静态的、具体的物质存在形式,构成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地。随着教育者思想观念和价值态度的逐渐渗透,不论是校园环境的建设、墙壁的装饰、教室的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莹;环境社会学研究范式评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明水;龚芳华;袁书琪;;大陆赴台游客环境意识与旅游行为特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杨平;;人与自然关系的修复——日本琵琶湖治理与生活环境主义的应用[J];湖泊科学;2014年05期
3 崔凤;秦佳荔;;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王彦迪;营鹏飞;李亚宁;;社会学视域中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再利用问题——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包双叶;;西方早发国家社会转型期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及其启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张波;罗映鹏;雷益勤;王艳玲;骆小华;黄秀颖;向安强;;农林外来有害生物红火蚁入侵的问题建构与社会管理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5年01期
7 江山;胡爱国;;二战后德国环保运动之肇端与演进[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8 王芳;戚玉;;伦理与实践:环境伦理学与环境社会学的分殊与融合——基于全球风险社会环境治理困境的反思[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9 曾立志;张桂蓉;;油田矿井工作人员环境意识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以大庆地区某采油厂为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唐国建;崔凤;;论人类的环境行为及其可选择性——基于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首先;生态文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洪长安;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吴桂英;生存方式与乡村环境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王刚;沿海滩涂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山珊;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探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燕;有限的环境抗争[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黎敏聪;广州市番禺区河涌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环境社会学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梁廷敬;中山陵风景区环境问题调研与治理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陈华东;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成因探讨[D];河海大学;2006年
6 李丽洁;环境—社会的负“相变”[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威;拉关系与担责任:小钒厂的行动逻辑[D];厦门大学;2009年
8 王清;政策影响下的生态与生活[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秦佳荔;环境行为视角下隐形的环境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刘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立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J];社会学研究;2004年04期
2 洪大用;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会彦;;浅谈学校物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策略[J];成才之路;2009年12期
2 郑建华;住宅室内物理环境的现状及改善措施[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3 王国栋;;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课堂物理环境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4 赵巧红;;物理环境因素下的跨文化交际[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醋燕妮;李贵安;刘耿;陈秋丽;刘婵玉;;中美两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课堂物理环境差异评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06期
6 苏丽萍;刘宏利;吴丹萍;;住宅室内物理环境分析及改善的研究[J];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彭小云;城市的物理环境[J];城市问题;2004年05期
8 朱晓星;物理环境对劳动效率的影响——国外劳动工效学的有关研究[J];中国劳动科学;1990年11期
9 朱家雄;幼儿院物理环境与空间的设计和布置(三)[J];早期教育;1995年02期
10 尹军;;浅谈物理环境在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中学);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德静;;物理环境中精细管理对护理安全的影响[A];中华护理学会2007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2 柳孝图;;绿色建筑与物理环境教育[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3 孙凤明;陈俊华;尹宝泉;;城市物理环境中能源流的研究[A];城市化进程中的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第十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袁磊;辜智慧;杨晓春;;基于物理环境的规划策略与指引——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导则专题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马淳靖;;创造良好物理环境双层表皮的运用[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周燕珉;老年人对室内物理环境的需求[N];中国房地产报;2013年
2 余美英;室内物理环境渐成设计热点[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 丁迎超;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落实创新教育[N];周口日报;2010年
4 江苏省丰县顺河中学 韩军德;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初探[N];学知报;2011年
5 ;优化机房物理环境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6 潘鸿霞;中师音乐教学应加强示范性[N];中国艺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永礼;物理环境对古代丝织品色泽和丝质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2 刘刚;基于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的窗口物理环境品质综合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云;深圳市下沙村物理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李雅娟;综合医院门诊部物理环境现状及优化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3 李延钊;生态视野下西安住区物理环境优化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4 严萍;托幼建筑室内物理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宏卓;小学教室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冰;初中校园物理环境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调查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越;综合医院住院部形态布局对其物理环境的影响及优化措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4年
8 刘超;西安市KTV室内物理环境的调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何梅;寒冷地区住宅底层室内物理环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王雪;新建农村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环境社会学视角下学校物理环境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6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7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