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6 18:10

  本文关键词: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大学》 2010年

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研究

邱劲  

【摘要】: 普通高考是我国的第一大考,是一项高风险的大规模考试,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其中的英语科考试,作为我国标准化考试的开拓者,推动着高考的全面科学化。自2004年起,重庆市作为首批分省命题省市,开始了自主命题工作。高考英语重庆卷命制六年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该考试的科学评价却一直处于空白,也没有系统全面的,能指导重庆卷命题实践的研究出现。 阅读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语言能力。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既是学习和增长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获得信息和乐趣的重要活动。在我国,阅读一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在高考英语中也是最重要的测试部分之一,占相当大的比重。同时,高考选拔性的体现很大程度依赖于阅读测试部分的效度。因此可以认为,命制出好的阅读理解试题是高考英语测试成功的最重要保证。 鉴于此,本研究将以2004-2009年的全部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试题为对象,以科学评估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的质量、促进该测试自身的完善为目的,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价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的内容效度情况,并为指导阅读测试命题提出可操作性的意见。 在本研究中,首先将根据Bachman的任务特征框架,结合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测试的实际情况,建立新的针对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测试的特征框架。然后,以2004至2009年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理解测试的全部试题为样本,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的要求,结合阅读的本质,从测试的环境、测试的说明、测试的输入、测试的答题,以及输入与答题之间的关系五个方面分析评估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的内容效度,并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阅读测试的内容效度调控原则与方法,以便优化阅读测试的设计和制作,使测试质量得以提高。 通过研究,最终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符合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对阅读的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知识覆盖全面,能力考查重点突出,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同时,从2004年到2009年,阅读命题在对语篇变量的控制方面日趋成熟,测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试题整体质量呈逐年提高的态势。 第二,通过因素分析、效度验证,发现了关系测试效度的诸多因素,也找出了为保证阅读测试的良好内容效度,这些因素所应具备的特征。这些影响因素广泛分布在测试的环境、说明、输入、答题以及输入与答题的关系中,它们的特征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阅读测试的质量,从这些因素出发来调控内容效度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同时,内容效度调控的原则和方法还可以作为阅读测试命题的操作规程,对于指导命题实践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它们不仅能够作为重庆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的参考,也可以为其它同等水平、同类型的阅读测试所借鉴。 第三,研究还为完善英语阅读教学、优化英语阅读测试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比如: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题型单一,需要改进;具体命题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地方;测试依据的标准——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应该更新;测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应受重视,应加大考生的阅读量,加强语篇阅读的教学;此外,教学与测试还应更多的体现新课标理念等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634.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论9-23
  • (一) 问题的提出9-10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重难点11-12
  • (四) 核心概念及主要理论12-16
  • (五) 相关研究综述16-23
  • 一、研究设计23-27
  • (一) 研究对象23
  • (二) 研究工具23-24
  • (三) 研究假设24
  • (四) 研究思路24-25
  • (五) 研究方法25-27
  • 二、阅读测试内容效度影响因素研究27-30
  • (一) 阅读理解影响因素27-28
  • (二) 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特征框架28-29
  • (三) 小结29-30
  • 三、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内容效度分析30-61
  • (一) 测试的环境30-31
  • (二) 测试的说明31
  • (三) 测试的输入31-54
  • (四) 测试的答题54-57
  • (五) 输入与答题之间关系57-60
  • (六) 小结60-61
  • 四、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的调控61-66
  • (一) 调控的内容与环节61-62
  • (二) 调控的原则与方法62-65
  • (三) 小结65-66
  • 五、结论66-70
  • (一) 主要结论66-67
  • (二) 研究的局限性67-68
  • (三) 对测试与教学的启示68-70
  • 结束语70-71
  • 参考文献71-76
  • 附录76-80
  • (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76-77
  • (二)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77-79
  • (三)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79-80
  • 致谢80-81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8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晏生宏,黄莉;英文易读度测量程序开发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卢婉红;阅读理解测试的变量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3 陈霞;;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J];教育评论;2005年06期

    4 黄洁,段少敏;关于英语阅读测试效度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许之所,张丽芳;高考英语试卷预测效度实证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十五年回顾[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段云礼,孔祥永;语篇分析在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测试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风明;阅读交叉模式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相华利;大学英语考试体系:问题与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孙力;英语口语测试的效度与信度[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张华;外语测试的发展与未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张雅萍;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根本需求与课堂教学[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王新;浅谈试后卷面分析的重要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富冬青;大学英语四级测试中信度与效度的矛盾与统一[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覃敏;英语测试中的多项选择题[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9 赵亮;大学英语基础阶段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原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支永碧;析高校英语测试现状——一项实证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邹红建;杨尔弘;;面向对外汉语报刊教学的文本难易度分类[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郑一立;;浅谈英语分级测试中完形填空题型的动词选项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颖慧;;2005级大学英语分级考试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娄喜祥;;英语专业八级新旧版短文改错题的信度与效度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刘晓康;;通过分级考试评析中国大学新生英语听力与阅读能力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6 李俊岩;;第二语言阅读中的已有知识和话题兴趣[A];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丽红;;PSC中“说话”项的题型分析和改进建议[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朱健民;潘国屏;张荣华;;老年人生活方式对健康自我完好的影响[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9 刘超英;;HSK(商务)的理论基础与试题设计思路[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明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2 曾昭鹏;环境素养的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金宗强;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体系与诊断方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4 乐毅;学校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明洁;元认知和话语的链接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邹申;考试效度研究的互动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汪顺玉;语言测试构念效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10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晗璐;汉语水平考试的语法题难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王晓冬;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交际性测试[D];东南大学;2004年

    3 谭燕保;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评估[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宋君锋;交互阅读理论与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5 张国华;素质教育下交际性英语测试的基本模式和实施方案[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段少敏;外语教学中的对比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娟;江汉石油学院2001.1.99级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综合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郭丽辉;[D];郑州大学;2001年

    10 刘元;读写结合测试的认知学依据和验证[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曼,张和;英语阅读理论研究五十年[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黄大勇,杨炳钧;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3 唐耀彩,彭金定;大学英语口语考试对英语学习的反拨作用[J];外语界;2004年01期

    4 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斯琴;李满亮;;从图式理论的视角看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李炯英;中国现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问题与思考——兼评国内外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7 杨满珍;20世纪90年代国外语言测试的发展[J];外语教学;2002年05期

    8 唐雄英;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课程评价[J];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9 张学宾;邱天河;;词汇知识和阅读关系的实证性研究[J];外语教学;2006年01期

    10 肖云南,罗晓英;关于英语测试的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莉萍;后期“西昆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游桂兰;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测试内容效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的阅读理解内容效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董曼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4 侯艳萍;TEM4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2000-200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伊南;试论八级考试大纲的重新修订及其影响[J];国外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2 卢婉红;阅读理解测试的变量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3 陈晓扣;李绍山;;谈语言测试的结构效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邓昭春 ,段方 ,张萍;大学英语教材难度比较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Z2期

    5 闫建华,刘建刚;从2002年TEM8翻译问题看翻译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科技翻译;2003年01期

    6 刘雪松,姜文峰;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写作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顾群超;完善教材 灵活施教——对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易读性的再探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林铮;英文易读性的测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4期

    9 陈吉棠;英语专业八级听力教学训练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04期

    10 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鹿士义;汉语水平考试(HSK)的DIF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艳萍;TEM4阅读理解内容效度分析(2000-2002)[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辛莹;大学英语六级与专业英语八级阅读理解难度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董曼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婷;;TEM4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魏洲平;IELTS阅读测试模式对大学英语阅读测试试题改革的启示[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年02期

    3 黄洁,段少敏;关于英语阅读测试效度的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李珂;;成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的内容效度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丁文广;;略论阅读测试材料的选择问题——从测试效度的视角[J];语文建设;2008年12期

    6 矫永芹;;英语专业八级阅读试卷内容与结构效度的评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7 陈桦,曹军;主观问答式阅读理解测试法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02期

    8 吕祥;阅读测试题型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01期

    9 卢卉艳;论英语测试中的阅读测试[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党美云;从英语阅读测试谈语篇理论[J];中学教与学;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雷;;对于职业人格量表SDS的修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刘淑桢;张敏强;;基于概化理论对英语阅读测试中不同能力分布、语篇量设置的精度模拟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秦岩;;阅读模式原理在大学英语阅读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徐军;瓮长水;高怀民;王素平;刘冰;于增志;;应用等速被动测试方法对偏瘫膝伸痉挛肌群的量化研究[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张小瑾;吴逸雯;陈生弟;;UMSARS-I量表在MSA患者病情评价中的应用[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卢奕云;林愈灯;郝元涛;静进;;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中版的信、效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王海霞;徐建平;;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检验[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方建群;姚树桥;;抑郁经历问卷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及两种评分系统的比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刘凤斌;杨小兰;;中医肝病(肝硬化)PRO量表的考核[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杨丽珠;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峻嵘;[N];市场报;2003年

    2 袁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记者 邓国庆;[N];科技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冯琬惠;[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特邀专家:上海昂立进修学院CET名师 廖怀宝;[N];人才市场报;2007年

    6 徐克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7 ;[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记者 舒晋瑜;[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网络世界》评测实验室 荣钰;[N];网络世界;2003年

    10 陈智勇 智荣 知力;[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中保;语文高考阅读测试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罗健;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3 邓杰;论语言测试效度的辩论方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王广新;多药耐药基因-1、BDNF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难治性癫痫的关系及患者生存质量系列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黄小扬;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理解的干预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夏甘霖;英语阅读策略教学对中国大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潘颖;汉语学生英语语音意识发展特点及其与阅读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井慧如;英文版中医体质量表开发与美加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郭瑜洁;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10 罗阳;女性生殖道感染知信行量表的初步研制[D];中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劲;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郭世泉;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测试与雅思阅读测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赵素芳;陕西高考英语阅读测试的特点及内容效度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4 刘敏;初三年级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董曼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英语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陈灿;雅思与全国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阅读测试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顾秀楠;陕西省自主命题前后高考英语试卷内容效度对比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8 勇巧玲;高校英语专业期末阅读测试的理论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研究[D];鲁东大学;2007年

    9 蒋淑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1996-2007)[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秋艳;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1997-2008)[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考英语重庆卷阅读测试内容效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116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