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微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阅读特征及其影响的实证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10:19
  科技进步引发了媒体形态的变革,传统纸媒逐渐与移动网络相融合,大量的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其中,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展势头强劲,逐渐覆盖了大部分的移动用户。随着这些社交应用软件功能的不断优化和更多微事物的出现,微生活方式渐渐成为常态,人们开始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阅读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行为方式,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染上了“微”色彩。这种阅读方式的转变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已然不可逆转,一个新事物的产生也必然会引起广泛的讨论。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微时代阅读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数字化阅读和微时代阅读相关的理论文献,以了解数字化阅读和微时代阅读的研究现状、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等,进而确定本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第二,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微时代阅读研究框架,主要阐述微时代的概念、形成、特征和发展趋势;微时代阅读的概念界定以及简要介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微博阅读、微信阅读和微视频阅读;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阅读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媒介依赖理论做了简要梳理。第三,以高校学生这一代表性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高校学生微时代阅读进行了实证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数字化阅读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微时代阅读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微时代阅读特征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本文创新点
2 微时代阅读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微时代
        2.1.1 微时代的概念辨析
        2.1.2 微时代的形成
        2.1.3 微时代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2.2 微时代阅读
        2.2.1 对微时代阅读的界定
        2.2.2 微博阅读
        2.2.3 微信阅读
        2.2.4 微视频阅读
    2.3 指导理论
        2.3.1 阅读心理学
        2.3.2 认知心理学理论
        2.3.3 媒介依赖理论
3 微时代我国高校学生阅读调查
    3.1 调查对象
    3.2 调查问卷设计
        3.2.1 主要研究问题
        3.2.2 调查问卷设计原则
        3.2.3 调查问卷题项设计
    3.3 问卷调查过程
        3.3.1 问卷试测
        3.3.2 问卷修改
        3.3.3 正式实施
4 我国高校学生微时代阅读特征分析
    4.1 人口统计变量特征
    4.2 阅读特征
        4.2.1 阅读时间频率分布特征
        4.2.2 阅读地点特征
        4.2.3 阅读内容特征
        4.2.4 媒介选择与使用特征
    4.3 阅读影响
        4.3.1 信效度分析
        4.3.2 对读者认知发展的影响
        4.3.3 读者阅读沉迷状况
        4.3.4 对高校图书馆使用情况的影响
        4.3.5 相关性分析
    4.4 调查结果总结
        4.4.1 阅读特征结果总结
        4.4.2 阅读影响结果总结
        4.4.3 对主要研究问题的解答
5 微时代背景下对我国高校学生阅读的指导策略
    5.1 提升读者阅读能力
    5.2 媒体协同改进
    5.3 高校图书馆服务提升
6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总结
    6.2 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外Twitter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对我国微博研究的启示——兼论未来微博媒介社会学研究的几点设想[J]. 唐魁玉,张旭.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01)
[2]“微阅读”时代高校大学生阅读行为方式的调查分析[J]. 张颖,徐杨丽,王雯,钟炎妙,杨弘扬,陈梦婷.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06)
[3]微时代大学生阅读习惯现状调查研究——以新乡市高校为例[J]. 许贝贝.  焦作大学学报. 2016(03)
[4]基于发生认识论的微阅读接受研究[J]. 杨沉.  图书馆. 2016(09)
[5]全民阅读视角中的微阅读推广建构研究[J]. 杨沉.  图书情报知识. 2016(05)
[6]微传播环境对我国国民阅读方式的影响[J]. 熊娇.  传播与版权. 2016(05)
[7]网络数字阅读行为对阅读脑的改造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 袁曦临.  图书馆杂志. 2016(04)
[8]国内数字化阅读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 王佳,毛丽丽,李志河.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01)
[9]微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新样态透析[J]. 罗迪.  中国青年研究. 2015(04)
[10]“微”时代:表现、特征及传统媒体的着力点——以纸媒体为例[J]. 杜建华.  新闻大学. 2015(02)

硕士论文
[1]短视频的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D]. 李晓彤.安徽大学 2017
[2]基于TAM模型的在校生碎片化阅读行为研究[D]. 陈航.南京理工大学 2017
[3]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生社会化阅读问题研究[D]. 杨忠文.大连理工大学 2016
[4]大学生惯性浅阅读行为的基本特征与校正方法[D]. 彭伟.宁波大学 2014
[5]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D]. 黄晓芸.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7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157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