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阅读与经典的边缘化
本文关键词:大众阅读与经典的边缘化
【摘要】:大众阅读,是大众文化重要的接受形态之一,是指在大众社会的背景下、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大众文化为消费对象的新的阅读现象。大众阅读的对象一般具有消遣娱乐性、普通性和模仿性三个特点。大众阅读心理,呈现出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大众阅读取向亦表现出盲目性和趋同性。因此,从阅读对象到阅读心理,大众阅读都具有疏离经典的倾向,其盛行,使经典正在走向边缘化。而缺少经典的阅读,对于个人及社会而言,都是极为危险的。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经典 大众文化 大众阅读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欧美学术界20世纪70年代以来围绕经典展开的论争,其话题的实质并不完全在于是否废除经典,其很重要的初衷则在于占有经典的话语权,重构经典。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非裔教授科内尔·韦斯特的文章所言,“旨在扩大旧经典或构成新经典的努力”。1争论的焦点是哪些作家作品是否经典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光,陈湘君;“解放想象力”:创造《聊斋》的“美学向度”[J];蒲松龄研究;2001年01期
2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5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陈望衡;;炫目的学术景观:美育的凸起——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美学现象考察之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徐纪阳;;“鲁迅传统”的对接与错位——论光复初期鲁迅在台传播的若干文化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卢文婷;;破碎的身/影:续写与对话——《野草》与德国浪漫主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芮英;;国内外博物馆少儿网站分析与展望[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年
2 向荣;;被低估的大师与外省文学的身份认同——兼论文学的地缘政治学[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3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刘阳;;隐私话语的诞生与大众传媒业——一种知识考古学的路径[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劲松;;晴雯双重人格探微——亦主亦奴的文化悲剧[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10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3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惠;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李静;提高电视节目文化品位的思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静;;网络环境下的大众阅读与公共图书馆关系研究[J];神州;2013年21期
2 李欣业;;公共图书馆为大众阅读服务策略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3年09期
3 ;悦读[J];风景名胜;2012年10期
4 胡续东;;文学屠夫[J];学习博览;2010年01期
5 熊丽华;;新阅读环境下的大众阅读与公共图书馆[J];黑龙江史志;2008年15期
6 ;资讯[J];青年作家;2009年06期
7 黄克非;;近代媒体图像中的百美图[J];新闻传播;2013年12期
8 成向阳;;我们的阅读因何而堕落[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7期
9 徐南铁;;存在的意义[J];粤海风;2003年02期
10 朱晶;;大众阅读,可以杂一点、宽一点[J];世纪论评;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沈平军;;大众阅读与和谐社会浅析[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学兰;黄荣杭;;图书馆大众阅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超鹏;;关注大众阅读 促进社会和谐[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陈秀兰;;从阅读中获取人生的智慧[A];公共文化服务与图书馆实践的创新——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佩英;;大众阅读指导与构建和谐社会[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卢蓉;;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C];2007年
7 黄阿鸿;黄小霞;;大众阅读指导与和谐社会[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周明;《新分享》:为大众阅读提供价值洞察[N];文学报;2014年
2 本报驻埃及记者 黄培昭;埃及风行“大众阅读”[N];人民日报;2005年
3 见习记者 许光耀;当下大众阅读越来越碎片化[N];解放日报;2012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杨旗;2012来了,大众阅读市场将向何方?[N];中华读书报;2012年
5 苏奎;警惕大众阅读中的误区[N];光明日报;2009年
6 哈尔滨市委党校 高景;大众阅读与国民素质[N];黑龙江经济报;2012年
7 记者 王冬;将“大学”搬到民众中间[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石天强;在启蒙之中 在启蒙之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陈香;2009年,大众阅读不再有主流风潮?[N];中华读书报;2009年
1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 韩晗;“大数据”悄然改变大众阅读[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畅;全媒体时代大众阅读对我国大众出版业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2 周婕;新媒体时代的大众阅读方式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39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53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