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

发布时间:2017-04-28 09:06

  本文关键词: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面对儿童的认识。儿童观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它与教育观、教师观是紧密相关的。历史上来看,儿童观的演进历史是一部发现儿童、解放儿童的历史。儿童观的演进与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认识密切相关,儿童、儿童观的背后是对人、人性的认识。在整个学前教育或者整个儿童教育中,儿童观是学前教育的脊柱。儿童观与教育观紧密相连,儿童教育总是以一定的儿童观为前提。儿童作为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是教育目的指向结果的反映者。对儿童的看法影响着对教育过程其它构成要素的认识,对儿童的不同看法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目标、教育策略和教育行为。而不同的人性论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长、教师的儿童观,进而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留下深深的印迹。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对儿童的认识还存在着不同的误区,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家长、教师的人性论思想出现了偏差。因而,在人性论视野中重新认识和审视儿童观,对于教学实践的改革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首先阐述了儿童观与人性论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然后以人性论观照下的儿童观的发展线索为主线,分别论述了持自然人性论的教育家的儿童观,理性人性论观照下的儿童观,社会人性论观照下的儿童观。并在分析不同教育家、思想家的人性论对儿童观形成的影响和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人性论与儿童观的联系。 其次,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儿童教育中产生儿童观误区的人性认识。提出了儿童教育中儿童的物化、工具化以及本真的异化,并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是由于对人性认识的抽象化、片面化、静止化所产生的。提出要以一种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认识人性,来认识儿童。 再次,针对上述问题,阐述了人性与教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与人性的相互不断完善;不同人性论对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不同影响和要求。最后,提出了儿童观的人性回归与儿童教育的人性化。
【关键词】:人性论 儿童观 儿童教育 误区 人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23
  • 一、问题的缘起9-11
  • (一) 现实儿童观与儿童教育扭曲所引发的思考9
  • (二) 儿童教育研究中人性假设维度的偏狭9-10
  • (三) 教育学所研究的人性与其他学科有重大区别10-11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一) 研究的目的11-12
  • (二) 研究的意义12
  • 三、核心概念界定12-15
  • (一) 人性论12-15
  • (二) 儿童观15
  • 四、相关文献综述15-22
  • (一) 关于教育学中对“人性”问题的研究15-19
  • (二) 有关儿童观的研究19-22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22-23
  • 第二章 人性观、儿童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23-30
  • 一、不同视角下的人性观23-26
  • (一) 自然人性论23-25
  • (二) 社会人性论25
  • (三) 教育人性论25-26
  • 二、不同视角的儿童观26-28
  • (一) “善良”“邪恶”观26-27
  • (二) “白板”“潜能”观27
  • (三) “小大人”“儿童”观27-28
  • (四) “边缘”“中心”观28
  • 三、人性观、儿童观两者之间的关系28-30
  • (一) 人性观是儿童观的前提与基础28
  • (二) 理想儿童观的建构依赖于多层次的人性观28-30
  • 第三章 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系谱30-39
  • 一、自然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30-34
  • 二、社会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34-37
  • 三、理性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37-39
  • 第四章 儿童教育中儿童观的误区与人性反思39-45
  • 一、儿童的物化与人性认识的抽象化39-41
  • 二、儿童的工具化与人性认识的片面化41-42
  • 三、儿童本真的异化与人性认识的静止化42-45
  • 第五章 儿童观的人性回归与儿童教育的人性化45-58
  • 一、人性与教育的结合是教育的本质所在45-46
  • 二、教育与人性相互不断完善46
  • 三、不同人性论对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不同影响和要求46-51
  • (一) 性善人性论与性恶人性论对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不同影响和要求46-49
  • (二) 预成人性论与白板人性论对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不同影响和要求49-51
  • 四、儿童观的人性回归51-55
  • (一) 儿童是自然的存在51-52
  • (二) 儿童是社会性的独立存在52-53
  • (三) 儿童在本质上是一种可能性53-54
  • (四) 儿童是未完成的、需教化的54-55
  • 五、儿童教育的人性化回归55-58
  • (一) 对儿童只能以人的方式来把握55
  • (二) 教育生活应适应儿童的生活55-56
  • (三) 维护儿童的人格尊严,,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56
  • (四) 儿童教育要开发儿童的可能性56-58
  • 结语 认识儿童认识自己58-59
  • 参考文献59-62
  • 后记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利峰;;从幼儿园虐童事件看教师儿童观的重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5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3325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7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