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幼儿生命态度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02:12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幼儿生命态度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幼儿对生命的态度,主要内涵为幼儿对“生命”与“死亡”的认知、体验,以及幼儿的行为。研究发现: 1.幼儿“生命认知”还未发展出完整的逻辑概念,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升,宠物经验效应显著。 2.“死亡认知”的部份,3到6岁幼儿在“普遍性”、“不可逆性”、“原因性”的认知还未完整,其中高年龄得分高于低年龄,有经验幼儿得分略高于无经验幼儿。 3.幼儿“生命体验”的态度多持肯定、友善,喜好大自然 4.幼儿并不会因为死亡概念发展不完全,而无法体验死亡悲伤,宠物饲养是他们深刻的体验。 5.幼儿“生命行为”能表现关怀生命积极态度,行为受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幼儿处理死亡行为可能会受到宗教或习俗的影响。 末后则根据结论,提出建议。
【关键词】:幼儿生命态度 幼儿死亡概念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背景与问题提出8-9
- 1.2 研究目的9-10
- 1.3 研究意义10
- 1.4 研究限制10
- 1.5 核心概念界定10-12
- 1.5.1 态度(attitude)10
- 1.5.2 生命态度(life attitude)10
- 1.5.3 幼儿之死亡概念10-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8
- 2.1 理论探讨12-22
- 2.1.1 态度的意涵12
- 2.1.2 生命态度(life attitude)的意涵12-14
- 2.1.3 生命态度的相关理论14-15
- 2.1.4 幼儿之死亡概念15-17
- 2.1.5 幼儿死亡概念之发展阶段17-20
- 2.1.6 影响幼儿死亡概念发展相关因素20-22
- 2.2 相关研究之回顾22-28
- 2.2.1 幼儿死亡概念的相关研究23-26
- 2.2.2 生命教育对幼儿生命态度、死亡概念相关性之研究26-28
- 第三章 研究方法28-32
- 3.1 研究对象28-29
- 3.2 生命态度面向29
- 3.3 研究时间与施测方式29
- 3.4 研究工具29-32
- 3.4.1 问卷内容29-30
- 3.4.2 访问问题30-32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32-45
- 4.1 「生命认知」32-36
- 4.2 「死亡认知」36-39
- 4.3 「生命体验」39-40
- 4.4 「死亡体验」40-42
- 4.5 「生命行为」42-45
-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45-49
- 5.1 总结讨论45-46
- 5.2 研究建议46-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52-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乐国安,管健;以布伯哲学为基础的对话治疗与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之比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杨孝,汪晓娟;罗杰斯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比较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乃华;幼儿生命教育教程编制和实施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台湾地区幼儿生命态度的调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4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33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