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参与与幼儿园课程选择
本文关键词:家长参与与幼儿园课程选择
【摘要】:家长的课程期望是影响幼儿园课程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了家长的课程期望及其对幼儿园课程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大多数家长在课程目标上更重视情感目标,内容上注重生活性、浅显性、启蒙性等,但是分析发现部分家长的课程观还未摆脱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的特点。第二,家长课程期望影响幼儿园课程的选择。一些幼儿园教材选择以及兴趣班的开设都体现出对家长意见的迎合。部分未开设兴趣班的幼儿园的课程的完整性也受到社会上兴趣班的影响。结果导致一些追逐利益的不科学的方案进入幼儿园课程,课程质量低下,忽视幼儿全面发展;园内兴趣班开设导致幼儿园课程超载,园外兴趣班的存在影响课程实施的完整性,降低课程实施的成效。本文认为应当对家长进行教育,改变他们不科学的观念。家长参与课程建设是家长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过参与,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看到幼儿园教育的成果。我们应引导家长学习幼儿教育的科学理念,使家长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促进者。家长参与也是学前教育领域长期关注的实践问题,人类学、社会学都支持这种观点。参与课程是家长教育权利的体现,英美等国以及我国法律法规都体现了这一点;家长参与课程有多种形式,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通过实践案例深入讨论了家长参与课程的形式和意义。
【关键词】:家长期望 课程选择 家长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图表清单8-9
- 第一章 绪论9-24
- 第一节 研究缘起9-11
- 一、幼儿园课程的混乱9-10
- 二、家长是影响课程选择的重要因素10-11
- 第二节、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11-13
- 一、研究目标11-12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12-13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13-22
- 一、相关概念界定13-14
- 二、家长教育期望的研究14-16
- 三、家长参与教育的研究16-22
- 第四节 研究设计22-24
- 一、研究方法22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22-23
- 三、研究安排23
- 四、问卷构成23-24
- 第二章 家长教育期望及其对幼儿园课程选择的影响24-40
- 第一节 家长的儿童观及教育期望概述24-37
- 一、家长期望描述24-33
- 二、不同职业、学历家长的教育期望33-37
- 第二节 家长期望影响幼儿园课程选择37-40
- 一、家长的课程期望影响幼儿园的教材选择37-38
- 二、家长课程期望影响幼儿园的兴趣班开设38-40
- 第三章 转变家长课程观的方式——家长参与课程40-47
- 第一节 家长参与课程的形式与家长教育40-44
- 一、与教师的沟通有益于家长对幼儿园的了解41
- 二、参与幼儿园活动有益于家长对幼儿的了解41-42
- 三、多种形式的家长参与转变家长观念42-44
- 第二节 家长参与课程的层次与家长教育44-45
- 一、"寻求家长参与"层次上的家长发展44
- 二、"执行课程系统"层次上的家长发展44
- 三、"与家长交流"层次上的家长发展44-45
- 四、"修改课程系统"层次上的家长发展45
- 第三节 家长参与课程的特点与家长教育45-47
- 一、家长参与课程方式上的多样性46
- 二、家长参与时间上的及时性46
- 三、家长参与空间上的随意性46
- 四、家长参与角色上的灵活性46-47
- 第四章 家长参与课程的理论探讨47-66
- 第一节 家长参与课程的理论基础47-55
- 一、人类发展生态理论47-49
- 二、法理基础49-55
- 第二节 家长参与课程对于课程选择的支持55-63
- 一、通过促进教师发展影响课程选择55-58
- 二、家长参与促进幼儿园科学选择课程的课程论依据58-63
- 第三节 家长参与课程应有其限度63-66
- 一、家长教育观念不尽合理63
- 二、家长教育能力有限63-64
- 三、家长对幼儿园活动信息的获取不全面64
- 四、家长参与的权责应当对称64-66
- 第五章 家长参与课程的实践探讨66-75
- 第一节 欢迎家长参与课程66-68
- 一、设计让家长感觉受欢迎的教室环境66-67
- 二、创设让家长感觉受欢迎的心理氛围67-68
- 第二节 引导家长参与课程68-72
- 一、让家长明确自己的能力68-69
- 二、让家长明确参与的目的与价值69-70
- 三、换位思考,理解家长的困难70
- 四、分步骤分层次的让家长卷入课程70-72
- 第三节 教师处理与家长的分歧的策略72-75
- 一、教师处理自己与家长误会的方法72-73
- 二、教师回应家长"不合理要求"的方式73-74
- 三、教师处理与家长观念上的矛盾的注意事项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79-87
- 人与社会的"博弈"——从童话故事到儿童绘本的社会学分析87-92
- 致谢9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素蓉;;中、美、英家长教育权利的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2 刘杰;孟会敏;;关于布郎芬布伦纳发展心理学生态系统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3 范秀双;论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权利[J];教学与管理;2000年08期
4 许杰;教育分权:公共教育体制范式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5 李昆秦;;教育民主化的新思考——兼论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J];教书育人;2009年12期
6 侯瑞君;;《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综述[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杨春华;;教育期望中的社会阶层差异: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子女教育期望的关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8 肖川;;教育与灌输[J];青年教师;2008年06期
9 虞永平 ,彭俊英;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现状的分析和建议[J];人民教育;2003年11期
10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多元智能课程研究课题组;袁爱玲;蒋俊华;;对“幼儿园多元智能教材”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6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淑华;上海市幼儿园家长教育选择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凌晓靖;父母参与学校教育的合法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程琳;父母期望、初中生自我期望与学习成绩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5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785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