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15 21:2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新工科"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人才培养作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应统筹考虑"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立足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大数据时代对新工科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探析大数据时代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推动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同时,加快培养未来战略领域所需的高素质、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型人才。 

【文章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36(1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2.1 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
    2.2 在教学目的上,实践教学环节过少
    2.3 在教学评价上,对研究生的评价制度不全面
    2.4 缺乏对研究生因材施教的数据分析
    2.5 师资力量薄弱
3 大数据时代对新工科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
4 大数据时代高校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
    4.1 创新课程体系的设置,明确专业定位
    4.2 采用大数据分析,明确培养定位
    4.3 强化项目对培养评价的牵引力
    4.4 充分利用信息化搭建因材施教的平台
5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高校图书馆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为例[J]. 宋艳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2]面向“新工科”的项目化教学法在物流与交通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姜莉,王强,付百学,朱荣福,赵雨旸.  物流技术. 2018(12)
[3]着眼新时代,高校新设智能建造等专业[J]. 刘昕璐.  高中生之友. 2018(21)
[4]践行实践育人理念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侯玉秀,杨勇.  教育教学论坛. 2015(10)
[5]浅议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J]. 李凤德.  职业时空. 2010(12)



本文编号:30848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848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b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