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培养纺织工程研究生
发布时间:2021-03-22 10:38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将"安全防护用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地,突出其在师资队伍、设备研发、产学研创新方面的集聚效应,发挥跨专业、跨学科、跨单位和跨领域的独特优势,在拓展研究生知识面、提高跨专业和跨领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实现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纺织工程研究生的目标。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2019,34(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 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二、 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的实践
1. 建立协同培养体系
(1) 院内跨专业协同培养。
(2) 校内跨学科协同培养。
(3) 国内跨校协同培养。
(4) 行业内跨产业链协同培养。
2. 实现研教高效衔接
3. 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
4. 提升综合科研能力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纺织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及结构分析[J]. 徐茜,程华,孙莹. 纺织导报. 2019(03)
[2]浅谈科研平台中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刘秀明,陈庆利,姚娜,董园园,刘欣,李海燕. 教育现代化. 2017(48)
[3]纺织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 王利平,吴薇,高晓平,佐同林. 纺织服装教育. 2017(05)
[4]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J]. 梁德东,于爱国,刘一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8)
[5]基于研究生工作站的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尚笑梅,田亚楠,洪正琳. 纺织服装教育. 2017(02)
[6]国家级科研平台对两创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 任春秀,韩春玲,吴琳. 大学教育. 2017(01)
[7]中美纺织类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殷允杰,王潮霞,陈坤林. 纺织服装教育. 2016(05)
[8]纺织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徐志伟,钱晓明,陈磊. 纺织服装教育. 2014(02)
[9]依托科研平台建设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 易发平,卜友泉,刘革力,张潞渝,王应雄,宋方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0)
[10]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刘彬,林洪彬,张玉存. 教学研究. 2011(02)
本文编号:3094006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2019,34(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 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的意义
二、 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培养研究生的实践
1. 建立协同培养体系
(1) 院内跨专业协同培养。
(2) 校内跨学科协同培养。
(3) 国内跨校协同培养。
(4) 行业内跨产业链协同培养。
2. 实现研教高效衔接
3. 营造活跃的学术氛围
4. 提升综合科研能力
三、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纺织高校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演化及结构分析[J]. 徐茜,程华,孙莹. 纺织导报. 2019(03)
[2]浅谈科研平台中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刘秀明,陈庆利,姚娜,董园园,刘欣,李海燕. 教育现代化. 2017(48)
[3]纺织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 王利平,吴薇,高晓平,佐同林. 纺织服装教育. 2017(05)
[4]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以吉林大学为例[J]. 梁德东,于爱国,刘一心.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8)
[5]基于研究生工作站的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尚笑梅,田亚楠,洪正琳. 纺织服装教育. 2017(02)
[6]国家级科研平台对两创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 任春秀,韩春玲,吴琳. 大学教育. 2017(01)
[7]中美纺织类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 殷允杰,王潮霞,陈坤林. 纺织服装教育. 2016(05)
[8]纺织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 徐志伟,钱晓明,陈磊. 纺织服装教育. 2014(02)
[9]依托科研平台建设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 易发平,卜友泉,刘革力,张潞渝,王应雄,宋方洲.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0)
[10]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 刘彬,林洪彬,张玉存. 教学研究. 2011(02)
本文编号:3094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9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