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期待与读博意愿——一项基于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2 19:4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了十名博士研究生作为访谈对象,提取家庭、婚姻、性别、地域传统这四个影响因子,探寻社会期待对于博士生读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原生家庭对博士生的读博选择有着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影响,文化资本优势家庭与文化资本劣势家庭博士生读博考量的因素完全不同;婚姻和性别亦是重要的影响因子;地域传统相对而言对博士生的读博选择影响不大。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2020,(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
(一)关于社会期待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博士生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发现
(一)原生家庭的社会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1.文化资本优势家庭的社会期待
2.文化资本劣势家庭的社会期待
(二)婚姻家庭的角色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1.正向推动
2.反向阻碍
(三)性别的社会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1.生理层面:男性优势
2.经济层面:女性优势
(四)地域传统观念的社会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四、讨论与分析
(一)父母:转变观念和教养方式,要求孩子不如提升自己
(二)婚姻:明确家庭分工,达成一致价值观
(三)性别:突破限制,回归本心
(四)地域传统:发挥互联网宣传作用,打破偏见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期望与子代学业成绩——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经验分析[J]. 方超,黄斌.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1)
[2]初中教育对青少年高等教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CEPS 2014调查数据的分析[J]. 吴芸.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2)
[3]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 心理研究. 2012(01)
[4]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现状分析[J]. 黄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11)
本文编号:3094361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论丛. 2020,(02)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现状
(一)关于社会期待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身份认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三)关于博士生的研究现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发现
(一)原生家庭的社会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1.文化资本优势家庭的社会期待
2.文化资本劣势家庭的社会期待
(二)婚姻家庭的角色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1.正向推动
2.反向阻碍
(三)性别的社会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1.生理层面:男性优势
2.经济层面:女性优势
(四)地域传统观念的社会期待及身份认同对读博选择的影响
四、讨论与分析
(一)父母:转变观念和教养方式,要求孩子不如提升自己
(二)婚姻:明确家庭分工,达成一致价值观
(三)性别:突破限制,回归本心
(四)地域传统:发挥互联网宣传作用,打破偏见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认知能力、家庭教育期望与子代学业成绩——基于CEPS追踪数据的经验分析[J]. 方超,黄斌.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1)
[2]初中教育对青少年高等教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CEPS 2014调查数据的分析[J]. 吴芸. 教育发展研究. 2018(12)
[3]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 张淑华,李海莹,刘芳. 心理研究. 2012(01)
[4]我国中小学心理教师身份认同感现状分析[J]. 黄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7(11)
本文编号:3094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94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