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的内在关系
发布时间:2021-06-29 10:27
学科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单位,其学术水平与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标志高校的地位。研究生培养是学科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依托于学科发展,又能加快学科的内涵建设,且研究生培养质量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良好的教学环境与严谨的学术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正确认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之间的内在关系,实现协调发展、互动共融,为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因此,本文基于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的研究生培养发展历程与现状,从相离、相切、相交、相融等四种类型,探讨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的相辅相成,从互动共融的角度,揭示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的内在关系。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创新. 2019,16(2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内涵建设的关系
1.1 相离型
1.2 相切型
1.3 相交型
1.4 相融型
2 学科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2.1 学科内涵建设的目标
2.2 学科内涵建设的基本原则
2.3 学科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2.4 学科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3 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的互动共融
3.1 研究生培养与学科队伍建设的关系
3.2 研究生培养与凝练特色方向的关系
3.3 研究生培养与推动科研创新的关系
3.4 研究生培养与优化学术氛围的关系
3.5 研究生培养与加强交流合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内涵发展——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 杨勇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6)
[2]“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研究生导师队伍优化路径探究[J]. 齐晓颖,刘海峰. 高教学刊. 2018(23)
[3]基于“三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中医预防保健研究生的探索[J]. 成雅,李晓屏,徐则林,蔡嘉洛,李望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20)
[4]研究生创新能力“立体”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王宇,赵贞,陈刚,裴健,孙净雪.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9)
[5]交叉学科方向研究生科研能力优势研究[J]. 刘燕,房雯,邓宇.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9)
[6]创新共同体与学科内涵式建设互动研究[J]. 李宁,王玉婧,陈星.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9)
[7]研究生教育学之发展理路及未来省思[J]. 张立迁,袁本涛.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04)
[8]“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 李艳,王建宇,彭栋,吴益飞. 文教资料. 2018(21)
[9]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内涵解读与实践探索[J]. 宋华明,严心彤. 高等农业教育. 2018(03)
[10]一流学科建设中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的结合[J]. 刘国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6)
本文编号:3256275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创新. 2019,16(2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生培养和学科内涵建设的关系
1.1 相离型
1.2 相切型
1.3 相交型
1.4 相融型
2 学科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2.1 学科内涵建设的目标
2.2 学科内涵建设的基本原则
2.3 学科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2.4 学科内涵建设的有效途径
3 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内涵建设的互动共融
3.1 研究生培养与学科队伍建设的关系
3.2 研究生培养与凝练特色方向的关系
3.3 研究生培养与推动科研创新的关系
3.4 研究生培养与优化学术氛围的关系
3.5 研究生培养与加强交流合作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内涵发展——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J]. 杨勇平.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6)
[2]“双一流”高校建设中研究生导师队伍优化路径探究[J]. 齐晓颖,刘海峰. 高教学刊. 2018(23)
[3]基于“三三合一”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中医预防保健研究生的探索[J]. 成雅,李晓屏,徐则林,蔡嘉洛,李望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20)
[4]研究生创新能力“立体”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王宇,赵贞,陈刚,裴健,孙净雪.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9)
[5]交叉学科方向研究生科研能力优势研究[J]. 刘燕,房雯,邓宇. 中国高教研究. 2018(09)
[6]创新共同体与学科内涵式建设互动研究[J]. 李宁,王玉婧,陈星. 中国高校科技. 2018(09)
[7]研究生教育学之发展理路及未来省思[J]. 张立迁,袁本涛.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04)
[8]“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研究生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 李艳,王建宇,彭栋,吴益飞. 文教资料. 2018(21)
[9]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的内涵解读与实践探索[J]. 宋华明,严心彤. 高等农业教育. 2018(03)
[10]一流学科建设中研究生培养与高水平科研的结合[J]. 刘国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6)
本文编号:3256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256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