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0 11:12
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应具备的主要素质,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和环节,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素质的重要标志。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而必要的课题。从课堂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健全双导师制、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实践模式、科研活动中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和激励机制的完善、国际合作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和介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的改革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3(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探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2 以高质量科研为抓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完善及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和激励机制
4 探索通过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王贤敏,吴柯. 教育教学论坛. 2018(50)
[2]浙江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 叶俊,蒋文倩,王小雨,陈向宇. 科教导刊(下旬). 2018(11)
[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项目协同视角[J]. 谢加封,李陈影,沈文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 吴瑞林,王建中.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03)
[5]论研究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J]. 赵煜坤. 学园(教育科研). 2012(01)
[6]辩证法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冯丽婷,方少明,冯绍彬,李振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8)
[7]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薛静,李玉龙. 中国高等教育. 2010(Z1)
[8]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J]. 蹇兴东.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2)
[9]导师背景国际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 管英俊,刘军,王滨,孙嘉斌,朱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10)
[10]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李海波,董维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09)
本文编号:3311296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3(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探索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2 以高质量科研为抓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 完善及建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行和激励机制
4 探索通过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 王贤敏,吴柯. 教育教学论坛. 2018(50)
[2]浙江省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 叶俊,蒋文倩,王小雨,陈向宇. 科教导刊(下旬). 2018(11)
[3]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基于项目协同视角[J]. 谢加封,李陈影,沈文星.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4]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 吴瑞林,王建中.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03)
[5]论研究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意义[J]. 赵煜坤. 学园(教育科研). 2012(01)
[6]辩证法与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冯丽婷,方少明,冯绍彬,李振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8)
[7]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薛静,李玉龙. 中国高等教育. 2010(Z1)
[8]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教学[J]. 蹇兴东. 中国高教研究. 2008(12)
[9]导师背景国际化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J]. 管英俊,刘军,王滨,孙嘉斌,朱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10)
[10]营造学术氛围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J]. 李海波,董维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8(09)
本文编号:3311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31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