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学硕士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调查与分析——以七所“双一流”建设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4 04:28
文章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七所"双一流"高校的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研究方法使用情况、使用频次、时间分布以及主题对应四个维度为统计指标,调查分析研究方法的应用情况,以此衡量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是否匹配学科发展,管窥我国图书馆学人才培养的优劣。研究发现在研究方法概念界定、应用偏好和综合使用的效果上存在问题,提出个性化定制教育内容、规范化培养学术意识、多角度激发学术思维的建议。
【文章来源】:图书馆论坛. 2019,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体系
体构建法、社会学实证研究法、数学建模方法、物理学无量纲处理等的认知缺失,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内涵的模糊理解等;(2)学术规范内容不精通,认为显而易见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网站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不必赘述,行文自会体现。3.2使用频次单篇论文应用研究方法的数量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复杂度及深远度,某种具体研究方法被应用的频次能够反映某一学科的研究特征以及研究方法应用偏好,并据此推测学科的发展走向。因此,本文对上述两部分进行了统计,以评价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成果是否匹配学科发展。由图2可知,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生教育较为成熟,单篇学位论文均能应用3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2篇论文高达8种研究方法;2017年综合应用程度(研究方法数量≥6)最高,占同年论文总数的22.7%。整体而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应用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后,为具体了解研究方法应用偏好,对每种研究方法应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研究方法应用的普遍程度,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1)高频方法(>25)。①超高频方法。文献调研法是梳理研究背景的重要方法,也是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研究者通过文献间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②次高频方法。图书馆学是致力于强化图书馆学研究深度、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应用型学科,来源于专家及用户的调查数据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根本,而实际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有利于总结经验,因此,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经常作为协同方法综合应用;③一般图2单篇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数量映其认知水平,二者综合是衡量其学术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移植于学位论文评价中,则反映为研究方法的明示情况,即是否设置专门小节明确说明其应用的所有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专
◎2019年第3期◎图6哲学方法二级类时间演化趋势图图5专门方法二级类时间演化趋势图级各类方法在当年所有样本中所占的比重,一级大类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各类研究方法变化趋势基本保持稳定,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应用具有持久性。一般方法一直是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应用的主流方法,专门方法次之,哲学方法最少。(1)一般方法。鉴于图书馆学的社会性,经验科学法一直遥遥领先,每一个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的发展都是始于对领头羊的模仿,因此案例分析法对于研究图书馆实务具有重要意义,几乎每年位居被使用的榜首。其次,在漫长的发展轨迹中,图书馆学逐渐演化为受多学科影响的交叉边缘性学科,文理兼修一展图书馆学的包容性。通过图4可见一斑,跨越学科法扶摇直上式的走向,可能在2年后成为使用占比最多的方法,尤其实验研究法历来备受研究者青睐在三级类的分项统计中显示,社会学方法的应用比重在近2年实现了由12.5%至13.3%的增长。最后,理性思维法作为提炼总结的最终步骤,主要作用于情况复杂的社会现实,关乎理论研究是否能最终落为指导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实际建议,比较分析法趋势较为稳定,一直是被应用最多的方法,但相关性分析法、举隅法之类实为偶发性应用,未形成完整的时间趋势,只在某一年中偶然被使用。(2)专门方法。从图5可知,图书情报两门学科相辅相成,但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和文献调研法仍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随着实践的推移,情报学有关语义、图像、本体以及可视化等相关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开始融合到图书馆学研究中,满足了图书馆学日益复杂的研究需求。但从总体情况上看,硕士研究生对于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掌握并不娴熟,目录学等文献学方法只在2013和2017年各用2次;图论分析和
本文编号:3359279
【文章来源】:图书馆论坛. 2019,3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体系
体构建法、社会学实证研究法、数学建模方法、物理学无量纲处理等的认知缺失,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内涵的模糊理解等;(2)学术规范内容不精通,认为显而易见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网站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不必赘述,行文自会体现。3.2使用频次单篇论文应用研究方法的数量能够反映科学研究的复杂度及深远度,某种具体研究方法被应用的频次能够反映某一学科的研究特征以及研究方法应用偏好,并据此推测学科的发展走向。因此,本文对上述两部分进行了统计,以评价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成果是否匹配学科发展。由图2可知,我国图书馆学硕士生教育较为成熟,单篇学位论文均能应用3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2篇论文高达8种研究方法;2017年综合应用程度(研究方法数量≥6)最高,占同年论文总数的22.7%。整体而言,学位论文与研究方法应用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而后,为具体了解研究方法应用偏好,对每种研究方法应用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根据研究方法应用的普遍程度,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1)高频方法(>25)。①超高频方法。文献调研法是梳理研究背景的重要方法,也是展开深入研究的基础,研究者通过文献间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②次高频方法。图书馆学是致力于强化图书馆学研究深度、提高图书馆工作质量的应用型学科,来源于专家及用户的调查数据是图书馆学研究的根本,而实际案例的比较与分析有利于总结经验,因此,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经常作为协同方法综合应用;③一般图2单篇学位论文研究方法应用数量映其认知水平,二者综合是衡量其学术水平高低的指标之一。移植于学位论文评价中,则反映为研究方法的明示情况,即是否设置专门小节明确说明其应用的所有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专
◎2019年第3期◎图6哲学方法二级类时间演化趋势图图5专门方法二级类时间演化趋势图级各类方法在当年所有样本中所占的比重,一级大类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各类研究方法变化趋势基本保持稳定,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应用具有持久性。一般方法一直是图书馆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应用的主流方法,专门方法次之,哲学方法最少。(1)一般方法。鉴于图书馆学的社会性,经验科学法一直遥遥领先,每一个学科领域研究方法的发展都是始于对领头羊的模仿,因此案例分析法对于研究图书馆实务具有重要意义,几乎每年位居被使用的榜首。其次,在漫长的发展轨迹中,图书馆学逐渐演化为受多学科影响的交叉边缘性学科,文理兼修一展图书馆学的包容性。通过图4可见一斑,跨越学科法扶摇直上式的走向,可能在2年后成为使用占比最多的方法,尤其实验研究法历来备受研究者青睐在三级类的分项统计中显示,社会学方法的应用比重在近2年实现了由12.5%至13.3%的增长。最后,理性思维法作为提炼总结的最终步骤,主要作用于情况复杂的社会现实,关乎理论研究是否能最终落为指导图书馆相关工作的实际建议,比较分析法趋势较为稳定,一直是被应用最多的方法,但相关性分析法、举隅法之类实为偶发性应用,未形成完整的时间趋势,只在某一年中偶然被使用。(2)专门方法。从图5可知,图书情报两门学科相辅相成,但内容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和文献调研法仍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随着实践的推移,情报学有关语义、图像、本体以及可视化等相关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开始融合到图书馆学研究中,满足了图书馆学日益复杂的研究需求。但从总体情况上看,硕士研究生对于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掌握并不娴熟,目录学等文献学方法只在2013和2017年各用2次;图论分析和
本文编号:3359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359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