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态教育的特点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1-11-02 03:50
风景园林教育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承担着输送高质量人才的责任,风景园林学科中生态教育的成功与否是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途径中的重要环节。为科学评价风景园林学科的生态教育质量,选取国内10所开设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培养点的典型院校,以其近3年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以及近10年的课题组织教学平台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阶段生态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组成及自科基金科研项目在生态方向的比重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总结中国现阶段风景园林院校硕士研究生阶段生态教育的现状、特征及不足,并对完善风景园林学科硕士研究生的生态教育提出建议。
【文章来源】:风景园林. 2019,26(S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风景园林学科生态教育背景
1.1国外风景园林学科生态教育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影响
1.2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生态教育研究现状
2风景园林学硕生态教育研究的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选择研究院校
2.2解析专业培养计划中生态教育的知识系统
2.2.1生态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2.2.2生态教育课程内容分析
2.3课题组织教学研究
3中国高校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展生态教育的基本特征
3.1生态类课程教育关注度不平衡
3.2生态类课程内容结构的设置欠完善
3.3生态类课程性质结构仍以知识原理类为主,应用性不足
3.4校际课题组织教学偏好多样化,前沿专题课开设较缺乏
4展望
4.1加强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尤须注重促进生态教育“个体化”
4.2突显应用型学科特征,重视生态规划类课程建设,补充生态技术类课程
4.3注重学科院校生态教育特色培育,促进跨学科融通向多元化发展
4.4深化生态教育课程内容,结合科研优势加强前沿专题的教学开展
5研究不足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风景园林课程中的雨洪管理教学[J]. 姜涛,李念,李姝,陈其兵. 广东园林. 2017(04)
[2]生态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研究——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为例[J]. 曾颖,郑晓笛. 建筑学报. 2017(06)
[3]基于整体统合观的风景园林生态技术教学研讨[J]. 吴远翔,赵晓龙,吴冰. 中国建筑教育. 2015(04)
[4]中国风景园林未来的关键词[J].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5(04)
[5]注重质量建设 提升风景园林教育核心竞争力[J]. 李雄. 风景园林. 2015(04)
[6]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游巍斌,何东进,洪伟,吴承祯,李键,洪滔. 中国林业教育. 2014(06)
[7]德国的风景园林专业——伦理,组织与法律[J]. 阿诺·西格哈特·施密德,唐会然. 中国园林. 2014(11)
[8]德国的风景园林教育[J]. 迪尔·雷瓦德,夏欣. 中国园林. 2014(11)
[9]风景园林专业“景观地学”课程的引入、整合、定位与实践[J]. 孙秀锋. 中国园林. 2014(07)
[10]走向循证的风景园林:美国科研发展及启示[J]. 陈筝,帕特里克.A.米勒. 中国园林. 2013(12)
博士论文
[1]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 于冰沁.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 骆天庆.同济大学 2007
[3]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罗尧成.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1281
【文章来源】:风景园林. 2019,26(S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风景园林学科生态教育背景
1.1国外风景园林学科生态教育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的影响
1.2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生态教育研究现状
2风景园林学硕生态教育研究的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选择研究院校
2.2解析专业培养计划中生态教育的知识系统
2.2.1生态教育课程结构分析
2.2.2生态教育课程内容分析
2.3课题组织教学研究
3中国高校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阶段开展生态教育的基本特征
3.1生态类课程教育关注度不平衡
3.2生态类课程内容结构的设置欠完善
3.3生态类课程性质结构仍以知识原理类为主,应用性不足
3.4校际课题组织教学偏好多样化,前沿专题课开设较缺乏
4展望
4.1加强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尤须注重促进生态教育“个体化”
4.2突显应用型学科特征,重视生态规划类课程建设,补充生态技术类课程
4.3注重学科院校生态教育特色培育,促进跨学科融通向多元化发展
4.4深化生态教育课程内容,结合科研优势加强前沿专题的教学开展
5研究不足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风景园林课程中的雨洪管理教学[J]. 姜涛,李念,李姝,陈其兵. 广东园林. 2017(04)
[2]生态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研究——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为例[J]. 曾颖,郑晓笛. 建筑学报. 2017(06)
[3]基于整体统合观的风景园林生态技术教学研讨[J]. 吴远翔,赵晓龙,吴冰. 中国建筑教育. 2015(04)
[4]中国风景园林未来的关键词[J]. 王向荣. 风景园林. 2015(04)
[5]注重质量建设 提升风景园林教育核心竞争力[J]. 李雄. 风景园林. 2015(04)
[6]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景观生态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游巍斌,何东进,洪伟,吴承祯,李键,洪滔. 中国林业教育. 2014(06)
[7]德国的风景园林专业——伦理,组织与法律[J]. 阿诺·西格哈特·施密德,唐会然. 中国园林. 2014(11)
[8]德国的风景园林教育[J]. 迪尔·雷瓦德,夏欣. 中国园林. 2014(11)
[9]风景园林专业“景观地学”课程的引入、整合、定位与实践[J]. 孙秀锋. 中国园林. 2014(07)
[10]走向循证的风景园林:美国科研发展及启示[J]. 陈筝,帕特里克.A.米勒. 中国园林. 2013(12)
博士论文
[1]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 于冰沁.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 骆天庆.同济大学 2007
[3]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罗尧成.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71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471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