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以及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源结构的特点,论述了加强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分别从校企、导师以及研究生多个层面,阐述利用校内实践基地、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合作平台等手段,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举措。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关键词】: 全日制工程硕士 实践能力 研究生教育
【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2010年重点委托课题“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0W04-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自1997年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经历了试点培养、规模发展到质量提升三个阶段,为大中型工矿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级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也为地矿油等艰苦行业培养了许多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技术骨干。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工程硕士培养单位241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国芳;彭术连;;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2 刘惠琴,雍翠菊,张文修;正确处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8期
3 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燕;刘孟臣;;农业推广硕士生培养过程中互动关系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5期
2 刘伟;郑永果;闫春;;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点问题的探讨[J];才智;2008年05期
3 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调查与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徐小龙;孔媛媛;李梦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螺旋提升型”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5 王华;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周益兰;刘华奇;刘浩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分析及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1期
7 滕居特;;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6年06期
8 王建荣;工程硕士培养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年Z2期
9 丁雪梅;甄良;宋平;杨连茂;;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10 刘华奇;刘浩然;周益兰;;关于工程硕士招生与办学思路的分析与思考[J];教学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建荣;毕晓君;;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2 刘忠宝;马国远;姜明健;;提高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综合措施[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董改变;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实施状况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夏天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苏红;地方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建荣;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系统性设计与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海英,张锦绣;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观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肖国芳,朱剑,彭术莲;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制度设想[J];江苏高教;2005年05期
3 高述珉,沈岩,刘惠琴;校企合作培养应届推免工程硕士生的实践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周其凤;总结经验 继续努力 把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1期
5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编写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6期
6 吕福源;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Z1期
7 陈皓明;;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推进工程硕士教育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斌;苏同营;贾强;高洁;;试论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李伟;王亚洲;邓文东;;基于公共创新平台培养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研究生;2006年05期
3 薛蔚;;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的研究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1983年10期
4 侯春山;;必须高度重视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J];中国高等教育;1986年02期
5 何学秋;论未来工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05期
6 陆瑜,王士林,刘黎黎;应用学科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1994年03期
7 张善明;师范院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华东师大召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06期
8 江昌林,夏惠芳;试述国内外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与特点[J];煤炭高等教育;1995年01期
9 黄福涛;战后韩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改革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7年03期
10 汪映海,黄飞跃,沈伟国;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的若干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昌幸;于晓飞;王汉江;;提高实践能力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手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帆;李林;林媛;余擎;王捍国;尤苏霞;韩冰;;完善机制,积极引导,口腔内科学研究生临床教学有感[A];第六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议暨2007年国际口腔医学教育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亚杰;;如何提高大学的水平[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7: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C];2007年
6 李涛;王科俊;朱志伟;赵宇宁;;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张长杰;;对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研究生教育的认识[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邹亮畴;隗金水;黄志玲;;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张建宇;赵丽滨;;工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8)[C];2010年
10 吴月红;;发挥高校学报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 山东济宁;让研究生教育回归本位[N];中华新闻报;2005年
2 记者 屈金星;中国矿大(北京)喜庆恢复研究生教育30周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记者 赵凤华;中国矿大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4 若鱼;研究生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5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 来茂德、严建华、沈满洪、陈凯旋;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突破传统“师徒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岳娟红;理工大研究生教育:注重与实践接轨[N];太原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田晓玲;研究生教育“两头不着地”有待扭转[N];文汇报;2009年
8 首席记者 杨帆 实习生 石佳;研究生教育 迎来新机遇[N];重庆日报;2010年
9 记者 程国媛;理工大新建3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N];山西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冯芸;郑大获批试点研究生教育改革[N];河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10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3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超;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6 李学琴;新时期高校研究生德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韩尚峰;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教育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8 刘海兰;中美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璐佳;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D];中南大学;2005年
10 邓伟;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浅议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9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5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