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17-08-25 14:21

  本文关键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取向


  更多相关文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 价值取向


【摘要】: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坚持主导性价值取向。在理念层面,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民主科学、效率效益为价值取向;在目标层面,要以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提高质量为价值取向;在过程层面,要以职业导向、分类培养、开放协同为价值取向;在操作层面,要以统筹兼顾、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为价值取向。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改革 价值取向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建构”(编号:CIA110138)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任何教育改革都涉及价值问题,需要在不断的改革探索中进行价值判断,做出价值选择,并形成主导性的价值取向,以驱动、引导和规范改革行为,最终实现改革的目标。“所谓价值取向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念变化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操太圣;雷万鹏;;从封闭走向开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构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2 陈少雄,王静一,尹柳营;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定量评价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3 董光龙;刘小南;霍婷婷;王为忠;;普通外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年02期

4 祁晓庆;;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十年[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9期

5 肖国芳;吴松;彭术连;;产学研结合 研究生培养新模式———“交大—宝钢”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征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6 陈云萍;杨晓明;;德国、美国与日本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05期

7 曹海静;孟红艳;;美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嬗变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8 赵风;;论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02期

9 何雄;;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刘太胜;;试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缺陷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雄;;西南联大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陈俊钦;;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李小昱;王为;;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我国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启示[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关凤荣;赵静波;;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5 孙智慧;;财经类院校硕士生培养的改革与探索[A];中国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2010领导人才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党政与国企领导人才素质标准与开发战略研讨会论文选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 王欢;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与借鉴[N];光明日报;2008年

2 王雪平;军事指挥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应改变[N];解放军报;2007年

3 李荣国邋陈晓春;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该调整了[N];新华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严鸿珍;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魅力何在[N];新华日报;2001年

5 记者 朱振岳邋通讯员 周炜;浙江大学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通讯员 王磊 记者 余传诗;上海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光明日报;2006年

7 记者 罗霞;昆工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云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沈祖芸 计琳;“联合基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本报通讯员 龙永筑  本报记者 吴春燕;“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获“三赢”[N];光明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刘昊;奖助学金制取代公费自费之分[N];北京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张茹;新加坡与泰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瞿海东;基于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颜建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大学;2006年

6 白玫;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青青;中英研究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9 肖国芳;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37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737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2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