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科类专业 女硕士研究生 职业选择 个案研究
【摘要】: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激增,女硕士研究生在研究生总体中的比例也不断攀升。据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计数据,09年女硕士研究生的数量已超过硕士研究生总体的50%。其中,文科类专业和理工科类专业的女生比例差别悬殊,相当一部分文科类的专业中,女硕士研究生占到80%以上。如何缓解越来越大的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要问题。 关注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的就业问题除了要从社会经济和就业政策等宏观的方面采取措施外,也要了解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的研究生经历对她们的职业选择有何影响?还有哪些关键的因素影响了她们的职业选择?她们是否明确了自身的优势劣势及职业期待?她们的职业选择有哪些特点?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中个案访谈的方法,,以8个不同专业的文科类专业应届女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截取她们从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到研究生出口这一段人生经历,展示这一段人生经历对她们职业选择的影响,包括她们的择业情绪、自我认知、求职方向等。同时归纳影响她们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和关键成长经历,以及她们职业选择的特点,发现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面对职业选择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块: 第一块:介绍研究的背景、意义、主要概念界定;梳理了国外有关职业选择的主要理论以及国内对于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的职业选择的研究成果和主要研究方法,之后论述了对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的职业选择问题做质的研究的必要性;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介绍和反思。 第二块:笔者从8个被访者中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详细描述了被访者的人口特征,和她们每个人职业选择的故事。她们的叙述提供了她们每个人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最直接的择业情绪、择业准备、择业认知、应对困境的方式以及职业决策方式。在每个个案的最后,笔者总结了她们各自的职业选择特点。 第三块:本研究的结论与建议部分。根据三个案例总结影响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关键成长经历和其他因素,以及职业选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科类专业 女硕士研究生 职业选择 个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3.0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5
- 1.1 研究的背景10-12
- 1.2 研究意义及研究问题陈述12-14
- 1.3 概念辨析及主要理论陈述14-18
- 1.4 文献综述18-25
- 第二章 研究方法25-35
- 2.1 研究方法及访谈提纲25-28
- 2.2 研究的实施28-32
- 2.3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32-35
- 第三章 LC 的职业选择之路35-58
- 3.1 LC 的成长历程35-42
- 3.2 LC 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42-53
- 3.3 LC 职业选择的特点及借鉴意义53-58
- 第四章 ZTT 的职业选择之路58-76
- 4.1 ZTT 的成长历程58-65
- 4.2 ZTT 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65-71
- 4.3 ZTT 职业选择的特点及借鉴意义71-76
- 第五章 LX 的职业选择之路76-93
- 5.1 LX 的成长历程76-81
- 5.2 LX 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81-89
- 5.3 LX 的职业选择特点及借鉴意义89-93
- 第六章 案例总结与建议93-102
- 6.1 案例总结93-98
- 6.2 对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建议98-102
- 致谢102-103
- 参考文献103-106
- 附录一: 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访谈提纲106-107
- 附录二: 被访者人口特征表107-10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10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健;李金龙;;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倾向现状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年01期
2 李伟南;江西电大毕业生潘建民考取硕士研究生[J];中国远程教育;1987年03期
3 ;本钢第二批双导制硕士研究生毕业[J];本钢技术;1995年03期
4 司国海,王天凤;优化机制 完善硕士研究生的推荐免试工作[J];石油教育;2000年Z1期
5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考试大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年10期
6 王树丰;;读研走好四步棋——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体会[J];新闻战线;2005年12期
7 夏丽;;对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10期
8 李萍;刘红;;浅论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陈睿;;对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回顾[J];中国考试;2006年04期
10 王天凤;;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中制度的规范与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亮球;孙世明;王静波;;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守义;金巍;韩晓峰;张婷婷;楚颖;;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锡琴;;对中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万林;;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代晓明 欧阳敏;6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挂职锻炼[N];自贡日报;2005年
2 记者 潘剑凯;独立学院培养出首批硕士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研究生复试权重扩大当有约束机制[N];华夏时报;2006年
4 通讯员 张艳兵 本报记者 张哲浩;城乡办学[N];科技日报;2006年
5 廖前锋邋特约记者 马胜伟;理工大学500名研究生瞄准战场需要提升素质[N];解放军报;2007年
6 特约记者 宗合;大学生教研进入“理性”时代[N];阿克苏日报;2007年
7 特约记者 王握文 记者 曹瑞林;国防科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N];解放军报;2001年
8 通讯员 汪盛颜;安工大学子以11项专利获殊荣[N];安徽日报;2010年
9 周兆军;研究生制度熬过尴尬一年[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10 记者 郭弘 实习生 罗苏;硕士研究生教育机制酝酿重大改革[N];重庆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士斌;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立芳;艺人再造[D];厦门大学;2009年
3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与症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缴润凯;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锐铧;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10 孙玫;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盼;文科类专业女硕士研究生职业选择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冠宇;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崔蕴华;试论李渔的小说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永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解鹏;苏州市高职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黄琦;基于上海人力资源市场的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李荣芳;硕士生职业选择的社会排斥类型及原因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8 刘卫华;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心理自立与职业选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杨永虎;低年级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状况及实现路径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年
10 肖盛洋;湖南省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9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0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