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对策研究
【摘要】: 本文从实施研究生创新研究教育的宏观背景分析出发,在归纳总结研究生创新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密切结合我国实际,分析了实施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限制性因素,根据知识经济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要求,,遵循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实施我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对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强调研究生创新教育是未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分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及理论、实践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了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阐述了知识经济的特征及研究生教育对知识经济的响应趋势,归纳总结了国外研究生创新教育的主要特点及实施途径。 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了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原理,其主要内容包括探讨了创新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创新教育的观念与特点、实施创新教育的原则、创新教育内容体系。 第四部分:阐述了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传统教育制度、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学科结构与课程体系、指导教师素质缺欠、培养生源不足及办学条件不足等方面对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限制作用。 第五部分:在建立研究生创新教育理念、学科结构调整与整合、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调整、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生管理机制与培养模式转变、研究生培养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了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教育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2
【分类号】:G643
【目录】:
- 前言9-11
- 一、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11-17
- (一) 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11-13
- (二) 研究生对知识经济的响应13-14
- (三) 国际研究生教育的趋势14-17
- 二、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原理17-25
- (一)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概念18-19
- (二)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观念与特点19-21
- 1、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观念19-20
- 2、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特点20-21
- (三)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原则21-23
- 1、 创新教育的层次性21
- 2、 创新教育的开放性21-22
- 3、 创新教育的民主性22
- 4、 创新教育的示范性22-23
- (四)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内容体系23-25
- 1、 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23
- 2、 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23-24
- 3、 研究生创新技能的培养24
- 4、 研究生创新情感的培养24-25
- 三、 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制约因素诊断25-29
- (一) 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25
- (二) 集中与僵化的传统教育制度25-26
- (三) 学科结构与课程体系的限制26-27
- (四) 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27-28
- (五) 研究生生源总体水平不高28-29
- (六) 研究生办学条件严重不足29
- 四、 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基本对策29-57
- (一) 建立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理念29-31
- 1、 研究生教育本质是创新教育29-30
- 2、 指导教师观念的转变30-31
- 3、 研究生教育观念的更新31
- (二) 学科结构调整与整合31-35
- 1、 学科结构调整与整合的前提32
- 2、 学科整合及建立学科群的原则32-34
- 3、 学科群建设中的实践问题34-35
- (三) 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的调整35-40
- 1、 创新课程体系的特色35-36
- 2、 创新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原则36-37
- 3、 创新课程的教学方法37-39
- 4、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立的措施39-40
- (四) 造就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导师队伍40-45
- 1、 实施创新教育对指导教师的要求40-41
- 2、 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调整与优化41-44
- 3、 建立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约束机制44-45
- (五) 改变传统的研究生管理机制45-52
- 1、 考试突出选拔创新人才的功能45-48
- 2、 建立研究生创新教学管理机制48-50
- 3、 完善学位论文评审管理机制50-52
- (六) 建立研究生创新培养方式52-54
- 1、 改变传统的“师徒制”培养方式52-53
- 2、 建立学科交叉式培养方式53-54
- (七) 营造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环境54-57
- 1、 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54
- 2、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54
- 3、 注重研究生个性发展54-55
- 4、 强化网络技术的应用55
- 5、 提高创新教育的环境条件水准55-57
- 论文的主要结论57-60
- 论文的贡献与不足60-62
- 参考文献62-67
- 致谢67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乐民;乔万敏;;研究生创新教育与研究生个性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郑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现状浅析[J];成功(教育);2011年20期
3 颜海涛,马跃进,赵建国,赵晓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年03期
4 王志卫;;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5 陈开梅;董磊;;体育学科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6 郭清;赵军;;浅析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创新教育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2年03期
7 邓义江;黄敏;;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轻工教育;2008年02期
8 任桓熠;李侣娟;;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从导师和研究生的角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年09期
9 杨剑;姜涛;陈开梅;;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新模式的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王细桃;卢全国;蒲秋梅;;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电子导师平台建设探索[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婷婷;从学缘看学术型体育研究生招生培养[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2 易凤霞;基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研究生创新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许志娥;基于提升研究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213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2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