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4:34

  本文关键词: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回归生活 研究生 和谐德育


【摘要】:现有关研究生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学术道德”三个方面,而忽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真实生活体验,以及他们对自我现在和未来的定位,这些真正回归生活视角的研究才是教育最具原动力的落脚点。 本研究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理论依据,即元认知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四种理论。在上述理论指导下,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即指促进研究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同时实现德育走向生活化之路,让研究生德育回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回到实践中,通过生活实践进行的道德教育。 运用调查法进行现状调查,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南省四所高校研究生的德育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发现研究生德育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肯定的地方,针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最后构建了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体系,并将其体系构建包含的五大要素——理念、目标、内容、模式和途径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在五大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理念;丰富和完善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内容;关注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现在和未来的目标;通过“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模式、优势集成模式和师生对话模式这三种模式展开相应的实践德育、学术德育和对话德育这三种途径,促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更加完善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
【关键词】:回归生活 研究生 和谐德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2.1 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12-14
  • 2.1.1 关于德育概念内涵的研究12
  • 2.1.2 关于和谐德育概念内涵的研究12-13
  • 2.1.3 关于德育回归生活的概念内涵研究13
  • 2.1.4 关于研究生和谐德育模式的研究13-14
  • 2.2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14-15
  • 2.2.1 关于西方德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研究14
  • 2.2.2 关于西方德育特点的研究14-15
  • 3 研究内容15
  • 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5-16
  • 4.1 研究重点15
  • 4.2 研究难点15-16
  • 4.3 研究创新点16
  • 5 研究方法16-17
  • 5.1 文献研究法16
  • 5.2 调查研究法16-17
  • 6 研究思路17-18
  • 第二章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理论分析18-27
  • 1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相关概念界定18-23
  • 1.1 德育的内涵18
  • 1.2 和谐德育的内涵18-19
  • 1.2.1 政治、经济、环境等功能的和谐18-19
  • 1.2.2 知、情、意、行之间的和谐19
  • 1.3 研究生和谐德育的内涵19-20
  • 1.3.1 “和谐”是研究生德育发展的前提19
  • 1.3.2 “和谐”是研究生德育发展的保障19-20
  • 1.3.3 “和谐”是研究生德育发展的最高价值20
  • 1.4 回归生活的内涵20-21
  • 1.4.1 回归现实的生活20
  • 1.4.2 回归主体的生活20-21
  • 1.4.3 回归有意义的生活21
  • 1.5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内涵21-22
  • 1.5.1 研究生和谐德育从生活出发21
  • 1.5.2 研究生和谐德育在生活中进行21-22
  • 1.5.3 研究生和谐德育回到生活之中22
  • 1.6 回归生活与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相互关系22-23
  • 1.6.1 研究生的和谐德育的内容源于生活22
  • 1.6.2 回归生活是研究生和谐德育的根本途径22
  • 1.6.3 研究生和谐德育是为了更好地回归生活22-23
  • 2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理论依据23-25
  • 2.1 元认知理论23
  • 2.1.1 元认知的理论内容23
  • 2.1.2 元认知对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指导意义23
  • 2.2 积极心理学理论23-24
  • 2.2.1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内容23-24
  • 2.2.2 积极心理学对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德育的指导意义24
  • 2.3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24
  • 2.3.1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内容24
  • 2.3.2 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论对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指导意义24
  • 2.4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4-25
  • 2.4.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容24-25
  • 2.4.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指导意义25
  • 3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现实价值25-27
  • 3.1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理论价值25-26
  • 3.2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实践价值26-27
  • 3.2.1 增强了研究生德育的实效性26
  • 3.2.2 提高了研究生德育的生活性26-27
  • 第三章 高校研究生德育现状的调查研究27-45
  • 1 高校研究生德育现状的问卷调查27-42
  • 1.1 问卷设计27
  • 1.1.1 调查的目的和对象27
  • 1.1.2 指标的量化设计27
  • 1.2 问卷的预调查(学生卷)27-30
  • 1.2.1 预调查实施27-28
  • 1.2.2 预调查结果分析28-30
  • 1.3 样本的统计分析30-42
  • 1.3.1 样本统计30-31
  • 1.3.2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满意度调查的描述性分析31-35
  • 1.3.3 总体样本的差异分析35-41
  • 1.3.4 总体样本的相关分析41-42
  • 2 实证调查结论42-45
  • 2.1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定位不明确42-43
  • 2.2 研究生德育的现状不太乐观43
  • 2.3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工作在不断加强43-44
  • 2.4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模式的效果较明显44
  • 2.5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的前景广阔44-45
  • 第四章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体系构建45-53
  • 1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理念45-46
  • 1.1 树立“自我认知,积极生活”的理念45
  • 1.2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45
  • 1.3 树立“回归生活,实现和谐”的理念45-46
  • 2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目标46-47
  • 2.1 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的和谐统一46
  • 2.2 内在目标和外在关系的交汇互补46-47
  • 3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内容47
  • 3.1 丰富和完善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内容47
  • 3.2 开拓和创新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内容47
  • 4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模式47-51
  • 4.1 “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模式48-49
  • 4.2 优势集成模式49-50
  • 4.3 师生对话模式50-51
  • 4.3.1 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51
  • 4.3.2 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51
  • 4.3.3 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51
  • 5 回归生活的研究生和谐德育途径51-53
  • 5.1 拓展研究生的实践德育51-52
  • 5.2 加强研究生的学术德育52
  • 5.3 关注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德育52-53
  • 结束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一57-59
  • 附录二59-61
  • 致谢61-62
  • 作者简历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志平;;高校和谐德育建设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3期

2 李俊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J];才智;2010年03期

3 资雪琴;;论高校和谐德育[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时桂平;王晓华;;构建高校和谐德育——加强高校德育的新思维[J];传承;2007年07期

5 银星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教育探讨[J];传承;2009年22期

6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李建立;整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西道德教育理念的比较及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8 胡晓芳;;用积极心理学构建高职女生幸福人生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陈怡;秦霞;;描绘生态意义上的德育愿景——高校研究生德育生态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董重转;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特点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4年36期



本文编号:824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24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2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