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
本文关键词: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
【摘要】: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对其在读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就业以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相关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以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进行实际调查、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充分把握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特点、规律以及影响其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在读硕士研究生调整自身信息行为以及信息服务机构(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调整信息服务策略提供帮助。本文由三大部分七章节组成: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相关理论问题进行概述,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国内外有关文献检索、分析,并把握有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信息、信息用户和信息行为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梳理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所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信息需求理论,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理论,用户信息心理与行为规律理论,用户的信息协调行为理论等;进一步讨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对昆明地区高校在读硕士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调查分析,为进一步讨论如何调整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如何改变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策略提供实证资料。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法对昆明地区包括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医学院等6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进行调研,了解和把握他们在信息表达、信息搜寻、信息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以及信息吸收等方面的基本信息行为。在此基础上分析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规律和特点;从多个角度讨论昆明地区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对其学习、工作、生活、持续发展等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最后对影响昆明地区高校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 第三部分(第六、七章):对在读硕士研究生如何自我调整信息行为,高校信息服务机构(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如何调整服务策略,如何引导在读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行为,如何营造有利于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正常发挥的环境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思考,提出调整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信息用户 信息行为 硕士研究生 昆明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2.1 国外相关研究11-15
- 1.2.2 国内相关研究15-17
- 1.3 研究内容17-18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18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8-22
- 1.5.1 研究思路18-19
- 1.5.2 研究方法19-22
- 第二章 信息行为研究的基本问题概述22-30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22-24
- 2.1.1 信息22
- 2.1.2 信息服务与信息用户22-23
- 2.1.3 信息行为23-24
- 2.2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基本理论24-27
- 2.2.1 用户的信息需求理论24-25
- 2.2.2 用户的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理论25-26
- 2.2.3 用户信息心理与行为规律理论26-27
- 2.2.4 用户的信息协调行为理论27
- 2.3 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27-30
- 2.3.1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特性研究27-28
- 2.3.2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行为方式研究28
- 2.3.3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行为特点研究28
- 2.3.4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行为规律研究28-30
- 第三章 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基本状况调研30-47
- 3.1 调研的对象、内容和方法30-31
- 3.1.1 调研对象的选定30
- 3.1.2 调研内容的确定30-31
- 3.1.3 调研及统计方法的设计31
- 3.2 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调查数据统计31-47
- 3.2.1 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表达行为32-34
- 3.2.2 硕士研究生的信息搜寻行为34-39
- 3.2.3 硕士研究生的信息选择行为39-41
- 3.2.4 硕士研究生的信息获取行为41
- 3.2.5 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利用行为41-44
- 3.2.6 硕士研究生的信息吸收行为44-47
- 第四章 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特点规律分析47-55
- 4.1 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特点47-51
- 4.1.1 信息需求特点47-48
- 4.1.2 信息检索特点48-49
- 4.1.3 信息获取特点49-50
- 4.1.4 信息利用和吸收特点50
- 4.1.5 信息交流特点50-51
- 4.2 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规律51-52
- 4.2.1 明显的学术专业性51
- 4.2.2 明显的资源依赖性51
- 4.2.3 明显的时间阶段性51-52
- 4.2.4 明显的空间一致性52
- 4.3 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对自身发展的影响52-55
- 4.3.1 正面影响52-53
- 4.3.2 负面影响53-55
- 第五章 影响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主要因素55-63
- 5.1 个体因素55-56
- 5.1.1 年龄、性别55
- 5.1.2 性格、兴趣爱好55-56
- 5.1.3 个人经济条件56
- 5.2 素养因素56-58
- 5.2.1 知识素养56-57
- 5.2.2 信息意识57
- 5.2.3 信息能力57
- 5.2.4 信息道德57
- 5.2.5 信息行为习惯57-58
- 5.3 心理因素58-59
- 5.3.1 信息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58-59
- 5.3.2 情绪59
- 5.3.3 自我效能感59
- 5.4 环境因素59-62
- 5.4.1 人文环境因素60
- 5.4.2 人际环境因素60
- 5.4.3 阅读环境因素60-61
- 5.4.4 信息环境因素61-62
- 5.5 影响因素效能归纳62-63
- 第六章 调整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基本思路63-65
- 6.1 调整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几个基本问题63
- 6.1.1 调整目标和原则63
- 6.1.2 调整主体63
- 6.2 调整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基本思路63-65
- 6.2.1 与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需求相结合63-64
- 6.2.2 以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优化为动力64
- 6.2.3 将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放在首位64
- 6.2.4 以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64-65
- 第七章 调整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主要方式65-71
- 7.1 在读硕士研究生的自身努力65-67
- 7.1.1 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自我调整的目标65
- 7.1.2 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自我调整的主要方法65-67
- 7.2 教师和信息服务者的正确引导67-68
- 7.2.1 教师和信息服务者在引导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中的作用67
- 7.2.2 教师和信息服务者对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引导的方法67-68
- 7.3 高校信息环境的积极营造68-69
- 7.3.1 信息环境对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的影响机理68
- 7.3.2 高校信息环境营造的主要力量68
- 7.3.3 高校信息环境营造的主要措施68-69
- 7.4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改进69-71
- 7.4.1 完善信息资源体系,构建学科资源库69-70
- 7.4.2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加强用户培训70
- 7.4.3 建立健全学科馆员制度,提升图书馆员的素质70-71
- 结语71-72
- 附录 调查问卷72-74
- 参考文献74-77
- 致谢77-78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论文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昕璐;李晓清;;大四“保研猪”选上研究生课[J];校园歌声;2011年07期
2 陈湘明;;从研究生的第一篇论文谈起[J];科技导报;2011年18期
3 邹秀峰;;硕士研究生就业形势与观念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4 陈茜;;硕士研究生答辩攻略[J];中国研究生;2011年04期
5 郑霖;仇洪冰;郑继禹;;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问题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1年24期
6 王玲娟;李璇;;对外汉语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韩继英;赵正洲;;农科硕士研究生课程结构“三·三”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8 徐忠;艾清龙;;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神经内科硕士研究生的临床思维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11年03期
9 蒋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方法与应用[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10 韩静;阙攀;;对我国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亮球;孙世明;王静波;;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守义;金巍;韩晓峰;张婷婷;楚颖;;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胡锡琴;;对中药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思考[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万林;;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硕士研究生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探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龚文娟;;研究生学习异化现象分析[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兴奎;;硕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结构与调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黎;今年94万人报考硕士研究生[N];人民日报;2003年
2 记者 郭丹;我省招173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N];团结报;2008年
3 记者 李晨;我市279人报考硕士研究生[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4 沈考萱;2009年江苏硕士研究生报名79000余人[N];江苏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 沈洁 通讯员 沈莲君;秀洲首次面向全国大规模特招硕士研究生[N];嘉兴日报;2009年
6 记者 翟艳萍 通讯员 郭卫华;四年40余名硕士研究生到中学任教[N];蚌埠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文亭;我省录取硕士研究生7494人[N];江西日报;2009年
8 ;八所高校2010年 在日喀则地区招收硕士研究生报名工作结束[N];日喀则报;2009年
9 记者 王默;哈医大五院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N];大庆日报;2010年
10 记者 祝健;我市事业单位迎来首位台籍硕士研究生[N];福州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漪;随机决策中个体的信念调整模型与检验[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怡文;组织在采纳信息技术前后的行为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孙玫;护理硕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择业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沈旺;数字图书馆用户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常志利;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祺;昆明地区在读硕士研究生信息行为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2 王冠宇;硕士研究生职业需求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3 刘婷;硕士研究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玲玲;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赛男;我国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胡馨文;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曹焕;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学习满意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8 胡峰;硕士研究生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与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孙静;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罗文萍;成渝两地硕士研究生恋爱焦虑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6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2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