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 “双师型”教师 培养对策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特殊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己成为当前困扰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难题,并成为阻碍职业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自1997年“双师型”教师在原国家教委的有关文件中出现以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如何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却自始至终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在实践中遇到多种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 因此,如何建设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模式是提高教育质量,增加高职教育内涵,办出高职特色的关键。本文在“双师型”教师内涵、教师专业化理论、终生教育观以及成人学习理论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实地调研,发现其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应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总体规划、确立新型“双师型”教师观与认定标准、加强学校自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和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等措施,以期为新形势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Abstract]:The training go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put forward special requirements to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s the focu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t also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has become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puzzles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schools. It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that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Since 1997, the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appeared in the relevant documents of the former State Education Commis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but there has been no breakthrough in how to build a "double-qualified" teaching staff. It meets a variety of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practice and needs to be solved. Therefore, it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to increase the conno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develo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build a "double-qualified" teacher training model with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teacher specialization, life-long education and adult learning theory, throug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Sichuan cuisine college, we fi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overall plan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establish the new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concept and standard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uble-qualified" teachers in the school itself. In order to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e should perfect the mechanism of teacher training and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part-time teacher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晶晶;;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09期
2 辛磊;刘兴;;湖南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激励现状的调查研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3期
3 蒋溢萍;邹芝亮;;职业教育与双师型教师[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4期
4 周春晖;;构建农村职业学校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立体网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8期
5 陈吉刚;;浅议卫生职业院校双师型人才培养[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18期
6 马雪涛;孙泽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7 李曼;;“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孙泽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知识结构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9 胡敏;余波洪;;湖南工业职院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朱武卫;;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岩;贾银隽;;“双师型”队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李岩;贾银隽;;“双师型”队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4 胡明钦;程来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张广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提高[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朱文军;;云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调查研究[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明福;;小议农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粟志娟;;实验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卷1 教学论文)[C];1995年
9 乐莉;李小薇;杨照坤;;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工学结合创造条件[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10 张颖红;李宇彤;;实施城镇化战略需要银领人才 京郊高职教育呼唤双师型教师——京郊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应林;来自企业的双师型教师需防止被“同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王定翔 通讯员丁春盈;多措并举培育“双师型”教师[N];平顶山日报;2011年
3 湖北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李梦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N];湖北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杨晨光;高技能人才培养急需“双师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吕成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6 ;上善若水 学竞江河[N];重庆商报;2009年
7 记者 柯昌万;陕铁职院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定翔 通讯员 高俊华;转换思想天地宽[N];平顶山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任丽梅;“双师型”教师缺乏掣肘高职发展[N];中国改革报;2010年
10 丁其坤 马建普;风鹏正举 破浪扬帆[N];菏泽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NB丹;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2 梁天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3 胡彬彬;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志明;中职学校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5 邓秋萍;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哲;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宁;河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邓春生;四川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武方红;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翟莲;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46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4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