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高职院校招生可持续策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公办高职院校 招生可持续 多主体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生源危机和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导致公办高职院校因招生困难表现出急功近利、本末倒置等问题,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公办高职院校的良性发展。实现公办高职院校招生的可持续,需要多方主体站在各自的角度,出于"责""利"或者"义"的目的,尽力而为,合力而为。
[Abstract]:The crisis of student resource and the low social recognition cause the public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how the problems of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putting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 and so on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of enrolling stud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it hinders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public vocational college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enrollment of public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for various subjects to stand in their own perspective, for the purpose of "responsibility" "benefit" or "justice". Do your best and work together.
【作者单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2013年度江苏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公办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的理论归属与实践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3SK09)
【分类号】:G717.32
【正文快照】: 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我国正以“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转型”的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这需要大批公办高职院校培养的创新力强、素质高的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升级。所以,公办高职院校能否保证招生工作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瑶祥;;高职招生宣传工作的实践探索和体会[J];教育与职业;2007年14期
2 张向军;;生源竞争与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3 张广磊;;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理性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2期
4 刘瑛;;从委托代理视角看公办高职院校制度低效率问题[J];职教论坛;2008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东亮;陈宗行;李翠芳;;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营销方法与技巧[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5期
2 王学群;;高校成人教育校本部与函授站(点)关系刍议[J];成人教育;2009年02期
3 宋园;张庆丰;;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原则与有效途径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8期
4 王谦;史青宣;赵晓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宣传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李海;;高职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与策略[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李树庭;颉登科;;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4年06期
7 杨志皇;;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5年02期
8 姚华儿;;高职招生宣传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9 谢声和;王晓平;陈海红;;高职院校新生现状与招生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0年24期
10 田红军;;民办高校招生难“学生荒”带来新机遇[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自团;我国不同群体大一学生的择校原因差异之调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天华;大学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当前中国公立大学委托代理关系若干特点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2 张向军;;生源竞争与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3 任彦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高等学校改革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8期
4 刘萍;招生宣传工作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5 朱孝平,贾幸民;中职招生过程中的非理性现象分析[J];职教论坛;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波;;多主体多中心的社会治理与发展模式[J];社会科学;2009年08期
2 李雪萍;;多主体供给社区公共产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彩玲;;看原稿注释试论多主体与美国西部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0期
4 陈建;;公开状态下的多主体的动态事务管理逻辑[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单志艳;;多主体评价小学生优缺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1期
6 单志艳;;多主体评价小学生优点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05期
7 刘晓;贾佳;;多主体话语视野下的异地高考政策生成[J];教育科学论坛;2014年06期
8 李晓巍;;3~6岁幼儿努力控制的多主体评定[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1期
9 刘奋荣;;信念偏好逻辑:从单主体到多主体[J];学术研究;2010年05期
10 ;坚持育人为本 彰显育人特色——昭平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亮点[J];基础教育研究;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英朝;陈欣;蓝国兴;叶丰;;一种基于多主体的C4ISR系统效能仿真试验评估框架[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孙晓茜;林思明;刘悦;程学旗;;基于Multi-Agent的媒体舆论引导仿真[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汤书昆;游江艳;;基于多主体协同的社区科普新工作模式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曹虎;多主体环境MAGE及其协作与规划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0年
2 韦铁;多主体参与的服务创新模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沈洋;多主体系统仿真调度与贝叶斯网络决策建模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傅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经济仿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徐伟峰;多主体模型定量验证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崔延鑫;非常规突发事件多主体应对协作关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刘俊宏;基于多主体协作的云节点自愈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3 童少鹏;分布式多主体仿真技术及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4 张文涛;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刘静波;公共服务的多主体供给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朱芳;上海残疾人公共服务多主体合作供给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韩田田;基于复杂系统的应急管理协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杜健;应急管理中的多主体协调决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贾坤;多主体参与的地方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4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4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