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基
本文选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 构建基础 ; 参考:《教育与职业》2015年15期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必须建立在大职教观、差异化的产业需求和消费群体偏好,以及一定社会组织水平的基础上。与各国的产业结构、社会组织状况、文化观念等基础相适应,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曾出现过学制型体系、资格型体系和混合型体系三种体系类型。从当今我国社会的产业基础、消费群体基础和社会组织基础出发,应跨越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等严格边界,遵循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工学结合和质量控制等原则,构建灵活多变的混合型职业教育体系。
[Abstract]: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must b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big vocational education, differentiated industrial demand and consumer group preference, as well as a certain level of social organiz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cultural concepts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re have been three types of systems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namely, the system of school system, the system of qualification and the system of mixed type. Starting from the industrial foundation, the consumption group foundation and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foundation of our society, we should cross the strict boundaries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train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cademic education, follow the people-oriented and competency-based, etc. A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mixed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combining work with learning and quality control.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分类号】:G7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9期
2 邵元君;匡瑛;;全纳的创新资格框架:英国的QCF[J];外国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董仁忠;石伟平;;“大职教观”问题探微[J];职教通讯;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冬妹;;区域性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探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秦淑娟;李邦君;;基于经济快速增长下的上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唐智彬;石伟平;;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4 陆冬妹;;区域性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5 胡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6 郁婷婷;;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1期
7 陈玉杰;;浅谈职业教育之“工学结合”[J];成功(教育);2009年05期
8 陈琳;;国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文化物质研究及启示[J];成人教育;2008年03期
9 邓志军;;德、美两国高职院校与企业互动的模式及机制[J];成人教育;2009年12期
10 黄怀书;;促进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魏莉霞;;高职教育经贸类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2 刘越;刘辉光;潘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王曙光;蒲哲;;职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的三个定位[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研究成果[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洋;我国教育法学理论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徐小英;校企合作教育对技能型人才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许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理论分析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鲍风雨;高等职业教育理论及辽宁省高职教育需求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霍连明;高技能型人才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唐红梅;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英;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陆秦;浅谈我国职业教育立法的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绪军;苏州地区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尚晓萍;上海市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枫;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菊婵;江西省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胡丽玲;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丁永香;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9 张启敏;工科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10 雷新亮;兰州地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匡瑛;英国“为了每个人的成功”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2 蒋晓旭;郭雪梅;;完善中国职业资格认证与管理制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2期
3 姜大源,刘立新;(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BBiG)[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2期
,本文编号:1934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93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