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本文选题:高职院校 + 专业设置 ; 参考:《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服务社会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处理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应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专业结构、推进产学结合等方面探讨积极有效的策略。
[Abstract]:How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related to the problem of whet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serve the society and their ow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fessional setting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ocial workers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professional sett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explore the active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in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optimizing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and promoting the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无锡办学点;
【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KT2011086)
【分类号】:G712.3;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惠宁;霍丽;;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2 韩延明;高等教育的新兴理念: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09期
3 兰冰;世界高等教育宣言(节选)[J];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沈卫;;解读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依存共生关系[J];职教论坛;2006年07期
5 孙浩;朱远程;;高等职业教育融资方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喜梅;胡宗进;;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赵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走出困境的策略探析[J];大家;2011年15期
3 陈登科;;论高校贫困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4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孙明;;“质量工程”与大学毕业生就业[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1期
6 林杏花;;高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林杏花;;基于双因素理论的高职教师激励机制问题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田睿;;浅析高职商务英语教学如何走出困境[J];消费导刊;2010年06期
9 蓝洁;唐锡海;;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的思考[J];广西教育;2010年03期
10 余茂辉;王哲;胡中应;;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爱文;;创新高职专业建设的路径分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迟旭;区域经济视域下吉林省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志峰;我国高职院校融资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蒲妍;网络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丹宁;从共生互动关系看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军;政府教育投资对我国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春燕;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7 陶娟;我国省域城乡教育差距与绩效测度[D];湖南大学;2010年
8 黄晓红;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存在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丽敏;高等职业教育“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邓鼎森;江西省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提升办学层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J];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唐兴华,宋兰容;国外高等教育融资政策及其借鉴意义[J];经济体制改革;2005年03期
3 张阳,雷良海;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筹融资体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4 刘仕辉;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J];教育与经济;1998年02期
5 惠宁,白永秀;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资本理论演变的新趋势[J];学术月刊;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洪建;黄泽钧;;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朱建平;;试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09期
3 耿润;;高职院校内涵建设问题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9期
4 李淑梅;;实施教学管理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J];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5 邵庆祥;;论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1期
6 张立今;;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策略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庄小将;;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林超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和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祖天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社会辐射和带动能力策略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4期
10 王冀川;;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兼谈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发展[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2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3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江小明;李娟娟;;以就业为导向,,规划高职专业设置[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5 赵建彬;只海平;;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现状与对策[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钱静;;以新农村建设发展需求为导向 积极培养农村高技能应用型人才[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7 江小明;;以就业为导向 规划高职专业设置[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8 罗建华;;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李秀华;;物流实训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10 高丽;黄阳全;丁志强;;加强保障机制 促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智彬;高职院校怎样实现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王彦;打造高职院校排头兵[N];黑龙江日报;2009年
3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促进海南高职院校内涵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汪建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高水平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N];丽水日报;2009年
5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狄保荣 潘婷婷;当前中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境比较(上)[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倪光辉 赵婀娜;“高会统招”,这招儿怎么样?[N];人民日报;2010年
7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周洪波;我省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N];浙江日报;2010年
8 毛全德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高职院校二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N];安徽经济报;2009年
9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以省部共建为推动 努力建设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N];江西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丹丹;培养优秀人才 服务芜湖崛起[N];芜湖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7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8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10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善安;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振江;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燕南;浙江省经济社会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互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6 王任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王冀川;新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蒋友琴;广西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向江洪;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肖志扬;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45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945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