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及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8-06-04 14:59

  本文选题:助产学 + 教育改革 ; 参考:《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11期


【摘要】:目的探索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路径,评价在助产人才培养中的效果。方法基于现代产科服务体系,对学校现行助产实训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革。全面改造高仿真助产实训基地,配置产前、产时、产后仿真实训室功能,创新实训室管理模式,重构实训内容,开发系列实训教材,改革实训考核与评价体系。自制助产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由行业专家对教学平台进行测评。采用便利取样方法,抽取2012级助产2班43名学生为实验组,助产1班41名学生为对照组,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专家对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内容的评价最高。实验组实践技能考核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P0.01)。实验组评分除计划生育指导、自由体位分娩、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外,其他二级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form path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midwifery specialty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idwifery talent train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modern obstetrical service system, the current midwifery training system in schools was systematically reformed. The training base of high simulation midwifery 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reformed, the function of antepartum, delivery and postpartum simulation training room should be configured,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raining room should be innovated, the contents of training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a serie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be developed, and the system o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raining should be reformed. Self-made prac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idwifery, by industry experts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platform. Using the convenient sampling method, 43 students of 2 classes of 2012 grade midwifery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41 students of the first midwifery class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arning effect was evaluated. Results experts had the highest evaluation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midwifery. The scores of practical skill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except for the guidance of family planning, free position delivery, bathing and swimming touch of newbor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Conclusi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midwifery specialty has innovated th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which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作者单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助产教研室;山东省青岛惠康护理培训学校;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护理部;
【基金】: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3335) 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中青年专业带头人专业领军项目(lj2013138)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XM201306)
【分类号】:G712;R-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熊永芳,张爱香,邓明芬,赵乔英,张丹丽;人性化分娩服务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年04期

2 王小丽;赵风霞;黄群;徐敏娟;董丽芳;;助产专业护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5年05期

3 姚水洪;孟雪;钱一分;;基于产科高端服务体系的高职助产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5年12期

4 张丽萍;付伟;张毅芬;王晓黎;周红;Rosemary Mander;;建立“以助产士为主导的正常分娩产房”的可行性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年27期

5 范彩虹;;“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助产模式的临床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06期

6 庞汝彦;;我国助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0年07期

7 王彦;许虹;;我国助产教育的现状及展望[J];中华护理教育;2014年11期

8 刘俊香;丁洪琼;张晶;魏大琼;;院校合作共建共享急救护理教学资源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亚杰;陆小娟;张庚秀;;导乐陪伴护理模式对分娩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2年04期

2 马春;;丹栀逍遥散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7期

3 郑丽;;助产士全程陪护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年17期

4 刘春兰;魏丽惠;;倡导产后避孕,促进母婴健康[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年06期

5 李宇凯;罗向前;吕培培;曹武占;张秋华;张晓东;高劲松;;长沙市望城区某镇农村孕妇分娩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余艳红;朱嘉钰;;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发病现状及预防策略[J];妇产与遗传(电子版);2013年01期

7 张结;黄晓红;;10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3年05期

8 马珂;杨仪赫;杨曦;章小维;;活跃期停滞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年01期

9 谢煜;白明春;马秀娟;杨红英;朋春燕;;160例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3年33期

10 黄靖冰;刘娟;;科学分析管理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晓路;早产儿相关临床问题的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及危重新生儿稳定项目的推广和效果评价[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康健;产房护士工作压力源、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倦怠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晋荣;长春市助产士核心能力调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霞;赵乐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示范性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林双宏;;当前助产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医学;2011年08期

3 徐爱红;张艳;;品管圈活动在产房新助产士带教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2年04期

4 杨宗发;杨元娟;刘晓颖;何静;甘淋玲;许燕;;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重庆医学;2013年05期

5 王晓文;;关于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年03期

6 熊永芳,张爱香,邓明芬,赵乔英,张丹丽,谭志华,黄璐;促进自然分娩产时服务模式的临床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年10期

7 刘晓;石伟平;;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1期

8 郭洪花;付伟;;1949-2008年中国助产政策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09年04期

9 盛夕曼;;如何做好高职大专助产专业思想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10 周春美;李爱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肖;临床医学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玲;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护理学杂志;2005年10期

2 盘晓娟;助产专业学生实践性教学诸因素及其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年01期

3 程瑞峰;孙利;吴国平;朱鹏云;缪萍;姜红英;李宁;徐国华;郑巧灵;朱福良;陈敏;;高职助产专业人才规格和培养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4期

4 王丽珊;;助产专业试验课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07期

5 曹姣玲;;中等卫校助产专业现行课程结构调查及改革建议[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04期

6 王芝贞;;我校助产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11期

7 朱佩国;王芳;;高职助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09期

8 魏碧蓉;;我国高等医学助产专业教育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11期

9 雷丹琼;;高职助产专业学生职业防护认知调查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朱前进;;助产专业开设育婴员培训课程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研讨会全国助产专业护士培训班日程安排[A];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全国助产专业护士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金庆跃;赵敏珍;;助产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探索[A];2008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魏碧蓉;薛海燕;;我国高等助产专业教育历史、现状与展望[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2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敏;陈健明;;助产专业实习内容的思考与改革建议[A];全国妇产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江少菁 通讯员 周继峥;全国助产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在漳举办[N];闽南日报;2010年

2 记者 谭嘉;高级助产教育联盟成立[N];健康报;2010年

3 本报特派记者 朱洪升;加大培养助产士人才力度[N];联合日报;2012年

4 记者 肖思思;“单独两孩”加剧助产士缺口[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5 首席记者 钱增 实习生 彭倍思;专业“接生婆”为何如此匮乏[N];金华日报;2012年

6 龚正刚;从72%、80%到85%的三级跳[N];甘肃日报;2013年

7 谭嘉;助产士:何时走出尴尬[N];健康报;2006年

8 谭嘉;助产士:帮助孕妇跑完全程的人[N];健康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斌;怀化市城区在职助产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需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7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977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1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