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0-10-17 00:22
自剑桥大学基里亚科和萨克利夫(C.Kyriacou J.Sutcliffe,1978)提出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后,在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中,教师职业压力已成为世界性的研究课题。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既给广大的高职学校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广大的高职学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过高的职业压力对教师、学生及至整个教育事业都产生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对其他行业,诸如中小学教师、护士、管理人员等职业的工作压力已有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对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尤其是对高校教师中的新群体—高职学校教师的研究还非常之少。 本研究对388名山东省高职学校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 1、高职学校教师有近半数(46.6%)认为自己的职业压力很大或压力太大,而认为自己没有压力或只有轻度压力的高职学校教师仅占被试总数的12.4%。388名被试教师的总体压力感均值是3.40,处于压力一般(3)和压力很大(4)之间,总体而言,高职学校教师职业总体压力感较重,职业压力在高职学校教师中是普遍存在的。高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学校因素。 2、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在性别、职称、是否是双师型教师三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在年龄、学历、教龄、任教科目、平均周课时量、是否担任实训课、是否担任班主任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年龄越高,压力越大;学历越低,压力越大;教龄越长,压力越大;从事公共课教学的教师,职业压力高于从事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平均周课时量在12节是教师工作量的一个分水岭;担任实训课程的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低于不担任实训课程的高职学校教师;担任班主任的高职教师,其职业压力低于不担任班主任的高职教师。 本研究就以上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建议:社会方面要进行积极支持,学校方面要促进教师不断成长;教师自身要正确认识压力及其影响,采取积极的调控措施。 本研究属于国内同论题中的首次探索,该研究成果对促进高职教育的良性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715.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材料
三、施测
四、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被试教师基本情况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报告
三、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感的总体特点
四、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群体差异
第四部分 讨论
一、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感的总体特点及致因
二、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群体特点
三、建议
第五部分 结论
结语:本研究的局限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43996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G715.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假设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材料
三、施测
四、数据处理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被试教师基本情况
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报告
三、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感的总体特点
四、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群体差异
第四部分 讨论
一、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感的总体特点及致因
二、高职学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群体特点
三、建议
第五部分 结论
结语:本研究的局限和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平;川渝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2 邓密;湘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状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莎;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压力个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43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4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