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的现实思考及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719.28
【文章目录】: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概念界定
(四) 研究范围与方法
二、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的背景分析
(一)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回顾
(二) 就业率的理论分析
(三) 甘肃高职教育的特点
(四) 甘肃高职就业面临的困境
三、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现状的原因探讨
(一) 甘肃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二) 运用SWOT理论对甘肃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原因分析
四、省内外高职毕业生就业经验
(一) 上海市高职就业经验(附录一)
(二) 甘肃省高职就业经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附录二)
五、对策研究
(一) 发展经济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根本途径
(二) 准确定位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当务之急
(三) 订单培养是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的有力保证
(四) 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提高就业率的新途径
(五)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升就业品质的基本条件
(六) 就业指导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调查问卷
后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类型视野下的高职教育发展[J];职教论坛;2011年22期
2 丁庆红;;高等职业教育浅析[J];企业家天地;2011年07期
3 ;立足高等职业教育,探索学报发展[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吴高岭;张应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多元化体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5 逸公;;论点[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6 李玉静;;动态[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5期
7 李屹松;;乐在其中——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愉悦化教学法[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8 ;大赛进行时[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Z1期
9 黄日强;邓志军;;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J];江苏教育;2011年18期
10 董迎春;;坚持育人为本 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2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闫宁;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佩璟;甘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的现实思考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陶波;桂林市中等职业教育“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陈曦;试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韩爱群;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曾玉清;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定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6 李金春;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D];苏州大学;2005年
7 周娟娟;政府在高职办学中的职责界定[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伍川勇;四川省技术监督学校技术监督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龚福明;高职院校系(部)级教学工作评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钟琳;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67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6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