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05:33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动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逐步从高等教育的边缘走向中心。但是,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质量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从简单的数量粗放型发展转向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高整体的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占领一席之地。而师资是制约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一流的师资,才有一流的高职教育。加强对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的研究,推动校本培训的实施,不仅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高职“双师型”教师概念进行了界定,给出高职“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及其素质标准,并从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师培训亟待改善的现状入手,论证了培养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必要性。随后,对现有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比较法对国内外高职教师培训进行比较,总结经验,找出了差距与问题,指出应该引入新的培训模式。 通过对校本培训模式的概念及特点的分析,阐明校本培训能够弥补传统教师培训的不足。从终身教育、教师专业化、学习型组织、成人教育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开展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施提出了理性定位校本培训,明确培训目标、建立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支持系统、转变观念,构建校本培训为主的培训网络、开展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营造积极的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文化等可操作性的建议。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715.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五、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概述
一、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培养原则
三、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第三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的理性选择—校本培训
一、校本培训的兴起与发展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三、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价值透视
第五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
一、终身教育理论
二、教师专业化理论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四、成人教育理论
五、主体需要理论
第六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
一、理性定位校本培训,明确培训目标
二、建立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支持系统
三、转变观念,构建校本培训为主的培训网络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
五、营造积极的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文化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成果
致谢
【引证文献】
本文编号:2871200
【学位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715.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五、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概述
一、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的素质要求及培养原则
三、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第三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问题
一、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培训的理性选择—校本培训
一、校本培训的兴起与发展
二、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概念、特点和原则
三、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价值透视
第五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
一、终身教育理论
二、教师专业化理论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四、成人教育理论
五、主体需要理论
第六部分 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
一、理性定位校本培训,明确培训目标
二、建立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的支持系统
三、转变观念,构建校本培训为主的培训网络
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
五、营造积极的高职“双师型”教师校本培训文化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成果
致谢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泽斌;夏金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文献综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张双会;石爱民;徐建平;;高职“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生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魏琴;中职学校教学团队合作的现实问题与发展途径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2 朱明龙;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朱瑞芳;护理本科生法律课程设置与法律知识需求的调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4 柳海霞;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5 晋保山;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及培育[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张沛华;贵州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龚蓓;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帆;对护理相关社会学教育在护理实践中实用性及需求性的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于辉;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712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71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