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我国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04:21
信息技术与工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国于2015年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通过几年的试点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现代学徒制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问题尤为突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顺利推进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现代学徒制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策略为研究对象。针对这一主题,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分析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存在问题。在终身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实践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从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学校、企业、教师的落实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现代学徒制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采用了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主要的研究内容有:第一,在归纳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现代学徒制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性: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等理论基础,并对现代学徒制的历史进行了追溯;挖掘了现代学徒制在教师理念、教师能力、教师知识等方面对...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深化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必要
1.1.2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调查法
1.5.3 个案研究法
1.6 概念界定
1.6.1 现代学徒制
1.6.2 中等职业学校
1.6.3 教师专业发展
1.6.4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2 研究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1.2 终身教育理论
2.2 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
2.2.1 现代学徒制的起源与发展
2.2.2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
3 现代学徒制对我国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3.1 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教师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
3.1.1 教师工作任务要求
3.1.2 教师工作能力要求
3.2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的角色转变
3.2.1 经济发展中的助推者角色
3.2.2 知识技能整合的研究者角色
3.2.3 学徒创新学习的引导者角色
3.2.4 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角色
3.3 现代学徒制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3.3.1 培养终身学习理念与自主意识
3.3.2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一般能力
3.3.3 提高创新教育教学的特殊能力
3.3.4 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与综合能力
3.3.5 构建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4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4.1 现代学徒制试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方法与调查工具
4.1.3 调查分析
4.1.4 结果呈现
4.2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4.2.1 调查学校及试点基本情况
4.2.2 调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4.2.3 调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5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职业教育大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1 教师专业发展资格体系不健全
5.1.2 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不完善
5.2 学校层面: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效果不佳
5.2.1 教师专业发展渠道单一
5.2.2 教师专业发展执行力低
5.3 企业层面:教师专业发展主动参与性不强
5.3.1 企业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不高
5.3.2 企业师傅专业教育教学基础薄弱
5.4 教师层面: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与动力不足
5.4.1 个人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5.4.2 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6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6.1 完善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
6.1.1 规范教师聘用制度
6.1.2 优化“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
6.1.3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
6.2 学校层面: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6.2.1 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渠道
6.2.2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执行力度
6.3 企业层面: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6.3.1 增强企业的教育服务意识
6.3.2 加强校企合作与沟通
6.4 教师层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6.4.1 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6.4.2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教师胜任能力提升的困境与路径[J]. 罗环. 西部素质教育. 2018(23)
[2]浅析“承包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教师团队建设[J]. 刘建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2)
[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J]. 王雪. 黑龙江科学. 2018(21)
[4]“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J]. 苏春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4)
[5]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内涵、现状与发展策略[J]. 关晶. 职教论坛. 2018(06)
[6]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模式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职教能力研究[J]. 郑寅梅. 经贸实践. 2018(07)
[7]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 周斌,杨华,熊萌萌. 职业教育研究. 2018(03)
[8]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现代学徒制探讨[J]. 张莉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21)
[9]浅析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队伍建设[J]. 孙飞翔.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8)
[10]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教师能力及构筑的四个维度[J]. 曾丹,曾赛红. 教育现代化. 2017(26)
博士论文
[1]西方学徒制研究[D]. 关晶.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D]. 郑涛.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现状调查研究[D]. 孙洁璐.宁波大学 2017
[3]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研究[D]. 王明哲.沈阳师范大学 2017
[4]文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施越华.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周佩.兰州大学 2017
[6]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安培.湖北工业大学 2016
[7]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研究[D]. 王伟巍.辽宁师范大学 2014
[8]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研究[D]. 刘立超.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76204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深化现代学徒制研究的必要
1.1.2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文献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
1.5.2 调查法
1.5.3 个案研究法
1.6 概念界定
1.6.1 现代学徒制
1.6.2 中等职业学校
1.6.3 教师专业发展
1.6.4 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2 研究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2.1.2 终身教育理论
2.2 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
2.2.1 现代学徒制的起源与发展
2.2.2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
3 现代学徒制对我国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3.1 现代学徒制下的中职教师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
3.1.1 教师工作任务要求
3.1.2 教师工作能力要求
3.2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的角色转变
3.2.1 经济发展中的助推者角色
3.2.2 知识技能整合的研究者角色
3.2.3 学徒创新学习的引导者角色
3.2.4 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角色
3.3 现代学徒制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3.3.1 培养终身学习理念与自主意识
3.3.2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一般能力
3.3.3 提高创新教育教学的特殊能力
3.3.4 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与综合能力
3.3.5 构建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4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4.1 现代学徒制试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方法与调查工具
4.1.3 调查分析
4.1.4 结果呈现
4.2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4.2.1 调查学校及试点基本情况
4.2.2 调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4.2.3 调查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5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职业教育大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1 教师专业发展资格体系不健全
5.1.2 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不完善
5.2 学校层面: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效果不佳
5.2.1 教师专业发展渠道单一
5.2.2 教师专业发展执行力低
5.3 企业层面:教师专业发展主动参与性不强
5.3.1 企业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积极性不高
5.3.2 企业师傅专业教育教学基础薄弱
5.4 教师层面: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与动力不足
5.4.1 个人专业发展意识薄弱
5.4.2 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不足
6 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6.1 完善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
6.1.1 规范教师聘用制度
6.1.2 优化“双师型”教师资格标准
6.1.3 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保障机制
6.2 学校层面: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6.2.1 拓展教师专业发展渠道
6.2.2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执行力度
6.3 企业层面: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6.3.1 增强企业的教育服务意识
6.3.2 加强校企合作与沟通
6.4 教师层面: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6.4.1 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6.4.2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教师胜任能力提升的困境与路径[J]. 罗环. 西部素质教育. 2018(23)
[2]浅析“承包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教师团队建设[J]. 刘建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2)
[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培养模式研究[J]. 王雪. 黑龙江科学. 2018(21)
[4]“现代学徒制”模式下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途径[J]. 苏春梅.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4)
[5]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内涵、现状与发展策略[J]. 关晶. 职教论坛. 2018(06)
[6]现代学徒制双元育人模式下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职教能力研究[J]. 郑寅梅. 经贸实践. 2018(07)
[7]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教师素质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 周斌,杨华,熊萌萌. 职业教育研究. 2018(03)
[8]中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与现代学徒制探讨[J]. 张莉萍.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21)
[9]浅析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队伍建设[J]. 孙飞翔. 中国校外教育. 2017(28)
[10]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教师能力及构筑的四个维度[J]. 曾丹,曾赛红. 教育现代化. 2017(26)
博士论文
[1]西方学徒制研究[D]. 关晶.华东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研究[D]. 郑涛.河北师范大学 2018
[2]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现状调查研究[D]. 孙洁璐.宁波大学 2017
[3]现代学徒制实践的研究[D]. 王明哲.沈阳师范大学 2017
[4]文化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施越华.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周佩.兰州大学 2017
[6]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D]. 安培.湖北工业大学 2016
[7]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改革研究[D]. 王伟巍.辽宁师范大学 2014
[8]德国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研究[D]. 刘立超.天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76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7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