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6:06

  本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中等职业在校学生已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 礼仪课程是根据社会交往活动中的礼仪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影响,使之掌握社会生活中的礼貌、礼节要求,内化为自身修养,自觉遵守并践行的课程。中职学校在开展礼仪课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不足,本文在如何深化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改革,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其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合格劳动力并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几方面尝试着进行了一些探讨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1章: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任务。第2章:概念界定。明晰礼仪、课程、课程改革、中职礼仪课程的涵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3章:中职学校礼仪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该部分是本研究的基础,课程改革的提出都是基于本章的调研结果。通过对中职学生、中职学校的管理者、中职礼仪教师进行问卷和访谈,发现中职礼仪课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第4章:中职礼仪课程功能与课程内容的改革。针对调查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探讨改革的方向。第5章:中职礼仪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改革。结合调查结果和实践,提出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改革原则与改革实践探索。第6章:结论。总结中职礼仪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为中职礼仪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礼仪 中职学校 课程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2;C912.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10-11
  • 1.2 研究现状11-12
  • 1.3 研究任务12-13
  • 1.4 研究方法13-14
  • 2 概念界定14-20
  • 2.1 礼仪14-17
  • 2.1.1 中华传统文化对礼仪的界定14-15
  • 2.1.2 西方文化对礼仪概念的界定15-16
  • 2.1.3 本文对礼仪概念的界定16-17
  • 2.2 课程17-19
  • 2.2.1 课程的词源分析17
  • 2.2.2 课程概念的界定17-18
  • 2.2.3 课程改革18
  • 2.2.4 文化与课程的关系18-19
  • 2.3 中职礼仪课程19-20
  • 3 中职学校礼仪课程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20-32
  • 3.1 中职学校礼仪课程现状调查20-23
  • 3.1.1 调查对象选择20-21
  • 3.1.2 调查结果统计21-23
  • 3.2 中职礼仪课程功能的现状与成因分析23-25
  • 3.2.1 中职礼仪课程功能的现状23-24
  • (1)师生普遍形成重视礼仪教育的观念23-24
  • (2)课程功能存在功利化倾向24
  • (3)对开设礼仪课程的重视度不够24
  • 3.2.2 成因分析24-25
  • 3.3 中职礼仪课程内容现状与成因分析25-27
  • 3.3.1 中职礼仪课程内容现状25-26
  • (1)礼仪教材推陈出新,内容不断充实丰富25
  • (2)内容重“仪”轻“礼”25
  • (3)内容重“西”轻“中”25-26
  • (4)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开发26
  • 3.3.2 成因分析26-27
  • 3.4 中职礼仪课程实施现状与成因分析27-29
  • 3.4.1 中职礼仪课程实施现状27-28
  • (1)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27
  • (2)以教师为中心的课程实施27
  • (3)教学方式重“教”轻“践”27-28
  • (4)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当依赖28
  • 3.4.2 成因分析28-29
  • 3.5 中职礼仪课程考核现状与成因分析29-30
  • 3.5.1 中职礼仪课程考核现状29-30
  • (1)评价主体单一,不能全面评价学生29
  • (2)强调量化评价,不利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29-30
  • (3)评价形式单一,不利于促进学生持续发展30
  • 3.5.2 成因分析30
  • 3.6 中职礼仪师资队伍现状与成因分析30-32
  • 3.6.1 中职礼仪师资队伍现状30-31
  • (1)年轻的师资队伍30
  • (2)教师专业背景复杂30-31
  • (3)教学能力有待提高31
  • (4)缺乏行业实践经验31
  • 3.6.2 成因分析31-32
  • (1)师资管理机制不完善31
  • (2)缺乏专业培训,教师专业提升需求未得到满足31-32
  • 4 礼仪课程功能与课程内容的改革32-42
  • 4.1 礼仪课程功能的重新定位32-34
  • 4.1.1 礼仪课程应成为构建中职校园德育体系的重要组成32-33
  • 4.1.2 礼仪课程应成为培养高素质公民的必修课33
  • 4.1.3 礼仪课程应达到重塑学生学习品质的功能33-34
  • 4.2 礼仪课程功能改革的方向34-35
  • 4.2.1 中职学校全面普及礼仪课程的改革方向34
  • 4.2.2 明确礼仪课程德育功能的改革方向34-35
  • 4.2.3 明确礼仪课程素质教育功能的改革方向35
  • 4.3 礼仪课程内容改革的目标35-37
  • 4.3.1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改革目标35-36
  • 4.3.2 贴近时代与生活的改革目标36
  • 4.3.3 服务中职培养目标的改革目标36
  • 4.3.4 生成与预设有机组合的改革目标36-37
  • 4.4 礼仪课程内容改革的实践探索37-42
  • 4.4.1 课程内容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37-38
  • 4.4.2 课程内容贴近时代与社会需求的实践探索38-39
  • 4.4.3 课程内容贴近中职培养目标的实践探索39-40
  • 4.4.4 礼仪课程生成内容的实践探索40-42
  • 5 中职礼仪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改革42-51
  • 5.1 礼仪课程实施的改革目标42
  • 5.1.1 以学生为中心,理实结合的改革目标42
  • 5.1.2 多样化学习的改革目标42
  • 5.1.3 寓教于乐的改革目标42
  • 5.2 礼仪课程实施的改革实践探索42-44
  • 5.2.1 重视实践训练的课程实施改革42-43
  • 5.2.2 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改革43-44
  • 5.2.3 课程实施改革对教师的要求44
  • 5.3 礼仪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44-46
  • 5.3.1 立足学生发展的评价改革目标44-45
  • 5.3.2 长期性评价改革目标45
  • 5.3.3 激励性评价改革目标45
  • 5.3.4 公正性评价改革目标45-46
  • 5.4 礼仪课程评价的改革探索46-49
  • 5.4.1 评价主体多元构成的改革46-48
  • 5.4.2 评价方式多样化的改革48-49
  • 5.4.3 评价时间持续性的改革49
  • 5.5 礼仪课程改革对礼仪师资的要求49-51
  • 5.5.1 加强培训与管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49-50
  • 5.5.2 加强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50
  • 5.5.3 不断钻研,提升教师教研能力50-51
  • 6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55-59
  • 附录 1: 中职学生礼仪现状问卷55-57
  • 附录 2: 中职学校礼仪教师访谈提纲57-58
  • 附录 3: 中职学校礼仪教育调查表58-59
  • 后记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晓云;;深化礼仪教育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8年06期

2 郝翠梅;;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S1期

3 吴小瑞;;关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1年09期

4 温丽萍;;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3期


  本文关键词: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改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8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