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开发和编写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16:21

  本文关键词: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开发和编写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1],,这一方针充分体现了以“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理念。2012年笔者所在工作单位被评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下简称示范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列为重点示范专业,该专业的示范校创建工作就秉承着“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这一理念,在教材的建设、应用及更新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具体表现为针对社会需求和岗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加强五本校本教材、教辅教材开发。本论文研究的《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校本教材就是其中的一本。笔者对比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特点,结合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学制、学生专业知识素养、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当地工学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技能大赛成绩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总结得出了一个结论:现有高教版教材不再适用于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迫切需要开发适合我校实情的校本教材。 笔者在开发和编写《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这本校本教材的工作过程中,依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咨询了多位行业专家、对企业、学生和家长做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咨询和调查访问的内容主要涉及“如何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怎样设计学习活动[3]”,汇总调查访问结果,认真分析后慎重制订了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编写计划,精心选择了教材内容,组建团队认真实施了教材编写工作,并在校内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活动。 该校本教材的内容涵盖了电路基本定律、交直流电路、电机与控制电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几大知识模块,贴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充分利用我校优秀的实验室资源,将工学结合和技能大赛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培养我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素养。 2013年9月该校本教材投入使用,使用对象是我校2013级四个年级的新生。笔者进行了校本教材的使用结果分析,展示了校本教材四个有效方面:一、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二、校本教材达到了“学生乐学、老师擅教、企业需要”的水平;三、校本教材实训内容充分利用了我校丰富优秀的实验室资源;四、校本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法”为编写指导思想,编排格式新颖。同时,笔者也进行了反思,意识到该校本教材内容和使用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编者教师自身知识体系的局限性使得本教材内容存在理论水平上的不足、我校缺乏专业技能大赛师资、校本教材内容需要不断完善。 专业课程教育活动是一种系统工作,校本教材的使用效果是鉴定一本教材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作者将继续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教材情况,继续做好本研究的后续工作。
【关键词】:校本教材 电工电子 教材编写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N0-4;TM1-4;G712.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前言11-14
  • 1.1 研究的背景11
  • 1.2 国内外电工电子类教材的研究11-14
  • 1.2.1 国外电工电子类教材研究11-12
  • 1.2.2 国内电工电子类教材研究12-14
  • 第二章 开发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的必要性14-19
  • 2.1 高教版教材不适用于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五年制学制的教学工作14
  • 2.2 对我校一年级学生而言高教版教材内容偏难14-15
  • 2.3 高教版教材内容未能充分利用我校优秀的实验实训教学资源15-16
  • 2.4 高教版教材的教学效果达不到企业要求学生具备的技能水准16-17
  • 2.5 高教版教材无法有效指导我专业学生参加技能大赛17-19
  • 第三章 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开发和编写过程19-33
  • 3.1 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学习情况调查19-20
  • 3.1.1 调查方式19
  • 3.1.2 问卷设计19
  • 3.1.3 结果分析19-20
  • 3.2 企业要求我专业学生达到电工电子知识技能水平的调查20-23
  • 3.2.1 调查方式20
  • 3.2.2 问卷设计20
  • 3.2.3 结果分析20-23
  • 3.3 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编写方案23-26
  • 3.3.1 思路概述23
  • 3.3.2 教材宗旨23
  • 3.3.3 编写团队23-24
  • 3.3.4 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内容选取24-26
  • 3.4 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教材大纲26-30
  • 3.5 教学学时安排30-32
  • 3.6 评价标准32-33
  • 第四章 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使用效果和反思33-36
  • 4.1 使用效果33-34
  • 4.1.1 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33
  • 4.1.2 校本教材达到了“学生乐学、老师擅教、企业需要”的水平33-34
  • 4.1.3 校本教材实训内容充分利用了我校丰富优秀的实验室资源34
  • 4.1.4 校本教材采用“项目教学法”为编写指导思想,实现教材和教法有机结合34
  • 4.2 反思内容34-36
  • 4.2.1 课程教材开发中的问题34
  • 4.2.2 增强专业师资,形成实训骨干团队34-35
  • 4.2.3 强化《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校本教材使用情况的研究35-36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6-37
  • 5.1 总结36
  • 5.2 展望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附录一40-42
  • 附录二42-44
  • 附录三44-45
  • 附录四45-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国玺;;浅谈中等职业高中计算机校本教材开发的意义[J];电子制作;2013年08期

2 刘迎春;;对中职电工电子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考[J];学园;2014年07期

3 钱振勋;;浅谈中职汽车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3年23期

4 洪英;张文斌;;高职桥梁结构与识图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3年08期

5 龙照华;傅才华;;高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实务》校本教材的编写[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03期

6 林玉平;;自动变速器校本教材的开发[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4期

7 王璇;;探索职业院校英语校本教材的开拓之路[J];硅谷;2010年08期

8 卢文达;;职校电工课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2期

9 陈湘;欧阳广;;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电机及应用》校本教材的开发[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9期

10 黎秀英;;以就业为导向,开发会展英语校本教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伟;;《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A];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2 徐娜;;“写作思维序列化训练”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3 汤晓红;;职业活动导向校本教材的开发初探[A];中国职协2013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3年

4 谭广学;施天飞;张秀丽;;崇明俚语研究与校本教材开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徐娜;;“写作思维序列化训练”校本教材的开发与探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6 ;小学阶段《珠心算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与分析[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覃润昌;;文学,可以温暖世界[A];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成果——校园文学研究[C];2011年

8 庞中治;;棒球校本教材建设与实践研究[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森林 杜丹丹;师生自编校本教材 足球教育将进课堂[N];中山日报;2009年

2 邹新华;开发校本教材 弘扬特色文化[N];黄石日报;2010年

3 特约撰稿 杨静雅《宁波晚报》记者;校本教材缘何只是“同一首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严克昌;集邮校本教材编撰的实战经历[N];中国集邮报;2013年

5 戴兴海;校本教材“本”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戴兴海;校本教材建设的生命在于过程[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刘峰忠;祁连首套校本教材进课堂[N];祁连山报;2007年

8 万州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彭科林;对中职校电子专业开发“校本教材”的思考[N];电子报;2008年

9 胡云学;望谟民中研发校本教材进课堂[N];黔西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凌晨 王源远;非遗传承保护进入校本教材[N];连云港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琼;语文校本教材的实践观照[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旭梅;中职数学校本教材的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苏维军;高二化学练习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秋菊;语文校本教材开发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坤;高中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使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时菊;论新世纪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建设[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蔡一凡;高中英语校本教材开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孙娇;校本教材应用的困境及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晓玲;西辽河流域草原文明史校本教材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麒;《长白山历史文化》校本教材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校本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及应用》开发和编写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9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