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职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22:57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课堂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教师课堂的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共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然而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教师不但能够通过表情、眼神、手势等非言语行为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情感以及其他信息,还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关于研究非言语行为的作用、功能方面的文章不胜枚举,但是真正将非言语行为放入实际的课堂当中进行研究的并不多,这正是本研究进行的动力。本研究将重庆市某中职学校50名教师,每人两节课总共100节课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研究工具,对中职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利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从中了解到教师对于非言语行为普遍存在认识不足,使用非言语行为的意识不够的现象。通过问卷也了解到学生十分关注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而且许多学生表明教师课堂中的非言语行为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了解和掌握这些情况之后,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相应的课堂观察量表,确定观察的维度,对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进行相应的记录,并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从整理中了解到在中职教师课堂当中,象征性动作和工具性动作使用频率较高。由于非言语行为有积极与消极的含义,笔者又从应用效果...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有关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1.3.2 国外有关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综述
        1.3.3 小结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非言语行为概念界定
        2.1.2 教师非言语行为概念界定
    2.2 教师非言语行为理论基础
    2.3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2.4 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功能
3 中职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3.1 研究工具的设计与实施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内容
        3.1.3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3.1.4 访谈实施
        3.1.5 观察量表设计
    3.2 中职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现状分析
        3.2.1 教师非言语行为调查结果分析
        3.2.2 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应用效果分析
        3.2.3 教师积极的非言语行为应用情况分析
        3.2.4 教师消极的非言语行为应用情况分析
        3.2.5 非言语行为应用情况小结
    3.3 中职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存在的问题分析
    3.4 中职教师非言语行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教师自身的原因
        3.4.2 外部原因
    3.5 本章小结
4 中职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策略研究
    4.1 改善教师非言语行为的策略
        4.1.1 更新理念学习优秀教师经验
        4.1.2 利用微信公众号
        4.1.3 正确理解积极与消极的非言语行为
        4.1.4 利用微格教学
        4.1.5 注重非言语行为的训练模仿
    4.2 微格教学的实施
        4.2.1 实施的可行性
        4.2.2 微格教学实施的过程
        4.2.3 策略实施结果分析
        4.2.4 出现的问题与不足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B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C 非言语行为应用效果判断标准
附录D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课堂教学中的教师非言语行为[J]. 董梅,张烨.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02)
[2]教师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 刘杨,魏霞.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3]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J]. 王添淼.  汉语学习. 2010(06)
[4]教师非语言行为的感召力[J]. 陈联.  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
[5]肢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J]. 姜杨.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5)
[6]教师外在美的重要性[J]. 纪美君.  广东教育(教研版). 2008(11)
[7]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J]. 薛振铎.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03)
[8]教师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气氛的影响[J]. 屠国元,丁蕙.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
[9]师范生教师行为分解训练的设计与实践[J]. 傅道春,齐晓东,施长君,肖云峰,高维国.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7(01)
[10]非言语交流与课堂教学[J]. 谭晓玉.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5(02)

硕士论文
[1]小学英语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调查研究[D]. 陈聪.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中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研究[D]. 郑蕾.陕西师范大学 2015
[3]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优化研究[D]. 杨静.四川师范大学 2015
[4]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研究[D]. 李婷婷.沈阳师范大学 2013
[5]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运用现状及对策研究[D]. 崔灿.辽宁师范大学 2011
[6]中学教师非言语行为研究[D]. 赵天生.华中师范大学 2011
[7]教师非言语行为的质性研究[D]. 孙慨玲.西北师范大学 2009
[8]小学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对师生亲疏关系的影响研究[D]. 徐文闻.辽宁师范大学 2007
[9]微格教学与物理师范生基本教学技能培养的研究[D]. 岳辉吉.陕西师范大学 2007
[10]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的量化研究[D]. 周鹏生.广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16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16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6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