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7 00:47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专门技能型人才的的重任。“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极大地提升了高职教育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强调对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硬件”要求,还增加了诸如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诚信意识、法律意识等方面的要求。而这些恰恰正是高职学生的“软肋”。高职学生的这些“软肋”正是公民意识缺失的表现。解决这一问题已不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本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缺失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包括了高职院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定位、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创新等多方面。 第一部分:揭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要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既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也要加强学生观念、意识的培养。两者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第二部分:归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通过与学生座谈、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调查多...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难点、创新点
1 难点
2 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比较法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公民意识教育
(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二)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新平台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分析
(一) 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 存在功利意识过重的思想
(三) 存在爱国意识淡薄的现象
(四) 缺乏责任意识,责任感淡薄
(五) 缺乏法律意识
(六) 公德、纪律意识淡薄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成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地位不明确
(二) 高职公民意识教育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
(三)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有深度的措施研究
(四)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学内容有待开发和创新
(五)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途径创新
(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
(七) 高职公民意识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 明确公民意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二)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高职公民意识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
(三) 注重个性培养,发掘主体性公民意识教育教学新方式
(四) 丰富公民意识内涵,增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时效性
(五)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公民意识教育模式
(六) 转变观念,加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队伍建设
(七) 创新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 加强高职学生团队意识培养
3 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
4 重视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4056229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难点、创新点
1 难点
2 创新点
(四)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比较法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高职公民意识教育
(一)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
(二)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三)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新平台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分析
(一) 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
(二) 存在功利意识过重的思想
(三) 存在爱国意识淡薄的现象
(四) 缺乏责任意识,责任感淡薄
(五) 缺乏法律意识
(六) 公德、纪律意识淡薄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成因分析
(一) 高职院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地位不明确
(二) 高职公民意识教育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教育
(三)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有深度的措施研究
(四)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学内容有待开发和创新
(五) 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缺乏途径创新
(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影响
(七) 高职公民意识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改革措施
(一) 明确公民意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
(二) 以学生为中心,突出高职公民意识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特点
(三) 注重个性培养,发掘主体性公民意识教育教学新方式
(四) 丰富公民意识内涵,增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时效性
(五)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公民意识教育模式
(六) 转变观念,加强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队伍建设
(七) 创新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1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2 加强高职学生团队意识培养
3 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意识
4 重视高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本文编号:4056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05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