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多维视域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17:52

  本文关键词:多维视域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院校教师 “双师型”教师 路径建设 职业教育


【摘要】: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向“新四化”迈进中的重要保障,是实现教育公平、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新局面,实现了新跨越。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为社会不断创造人才红利”。然而,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过程中,,职业院校师资建设问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困扰着我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难题。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的质量,系统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研究是职教研究中的一个相当关键且重要的课题。 基于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一主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与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数量与结构情况、培养与培训情况做出了具体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双师”制度不完善与准入标准不健全等系列问题。通过比较分析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准入及管理情况,对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提出了系统对策及建议。路径作为研究的重点,明晰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以夯实队伍建设的基础;提升职业院校的建设主力以全面推进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主动以保障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效率;助推企业行业深度融合以扩充队伍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因此,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离不开政府主导、职业院校主力、职业院校教师主动、企业行业深度融合以及社会多方支持力量,要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效率,需从以上方面出发,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有益规律,以助力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形成多维合力来不断完善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 “双师型”教师 路径建设 职业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7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5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5
  • 1.3.2.1 基于比较视野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12-13
  • 1.3.2.2 基于我国“双师”特点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13-14
  • 1.3.2.3 基于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同侧重的研究14-15
  • 1.4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15-16
  • 1.4.1 研究方法15
  • 1.4.2 基本框架15-16
  • 1.5 研究创新点16-17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17-20
  • 2.1 “双师型”教师17-19
  • 2.1.1 “双师型”教师概念的由来17-18
  • 2.1.2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18-19
  • 2.2 职业院校19-20
  • 2.2.1 中等职业学校19
  • 2.2.2 高等职业学校19-20
  • 第3章 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20-31
  • 3.1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20-27
  • 3.1.1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与结构情况20-21
  • 3.1.2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培养情况21-23
  • 3.1.3 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情况23-27
  • 3.2 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27-31
  • 3.2.1 师资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低27-28
  • 3.2.2 “双师”培养培训机制不健全,“双师”素质整体偏低28-30
  • 3.2.3 “双师”制度不完善,相关标准不明确30-31
  • 第4章 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31-43
  • 4.1 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法律保障31-34
  • 4.1.1 职业教育制度初步确立时期31-32
  • 4.1.2 职业教育制度正式确立时期32
  • 4.1.3 职业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时期32-34
  • 4.2 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培训机制34-37
  • 4.2.1 职业院校教师的职前培养机制34-35
  • 4.2.2 职业院校教师的职后培训机制35-37
  • 4.3 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准入机制37-41
  • 4.3.1 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标准37-39
  • 4.3.2 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结构39-40
  • 4.3.3 职业院校教师的准入程序40-41
  • 4.4 部分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41-43
  • 4.4.1 职业院校教师的考评监督机制41
  • 4.4.2 职业院校教师的激励机制41-43
  • 第5章 我国“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路径43-53
  • 5.1 政府主导,夯实“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基础43-46
  • 5.1.1 健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相关政策法规43-44
  • 5.1.2 逐步构建我国“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体系44-45
  • 5.1.3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45-46
  • 5.2 职业院校主力,全面推进“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46-49
  • 5.2.1 拓宽职校教师准入渠道,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46-47
  • 5.2.2 深入开展教师培训,不断提升职校师资的“双师”素质47-48
  • 5.2.3 健全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合理引导职校教师向“双师”迈进48-49
  • 5.3 职校教师主动,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效率49-50
  • 5.3.1 进一步深化认识,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以提升“双师”素质49-50
  • 5.3.2 整合有利因素,采取有效手段,保障队伍建设的高质高效50
  • 5.4 企业行业深度融合,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50-53
  • 5.4.1 企业进一步转变角色,深化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50-51
  • 5.4.2 行业加强监督指导,扩宽社会支持渠道,共铸有效合力51-53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53-55
  • 6.1 研究结论53-54
  • 6.2 研究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附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红;朱德全;;澳大利亚职教教师资格与标准——TAA培训包的经验与借鉴[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2 卢艳;黄日强;;澳大利亚TAFE学院办学特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卢惠林;;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3期

4 桂林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基于桂林市职业教育的调查[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5 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1期

6 檀慧玲;;我国农村初级中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年05期

7 徐涵;;从制度层面看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年21期

8 李梦卿;张碧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度的回顾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年06期

9 黄郑;夏金星;;日本教师培养制度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启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4期

10 蓝欣;;对适合我国国情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7期



本文编号:876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876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7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