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儿童哲学课程范式构建

发布时间:2017-11-26 11:12

  本文关键词:儿童哲学课程范式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前社会儿童观 社会维度的儿童观 新童年社会学 儿童哲学课程 儿童哲学课程范式


【摘要】:儿童哲学课程是一门通过对话来培养儿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探究共同体形成了它独特的课程形态,相对于传统课程,它提供给儿童更多互动和辩论的机会。然而儿童哲学课程的现行范式依旧是建立在前社会维度的儿童观之上,在这种维度中,儿童的社会性地位是缺失的,这导致儿童哲学课程的实践受到了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将视线局限于儿童思维,而忽视了作为一个微社会的探究共同体中的其他元素。然而,儿童不能仅仅被理解为纯粹以思维来衡量的自然变量,他们是在一个历史和社会中的身体里成长和发展的,因此,儿童是一个社会变量,其思维的发展也正是在塑造它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结合时代背景对儿童观进行梳理后发现,儿童观正在发生一种社会维度的转向。新童年社会学正是以社会维度儿童观为基础,并在互动主义社会学、结构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女权主义研究的推动下,重构了儿童和童年,并引起了对儿童角色、儿童权利、儿童文化以及儿童与成人关系的革新。这些基于社会维度儿童观的革新如果置于教育领域中,将会引起教育理念质的改变。儿童哲学课程的探究共同体所形成的微社会形态,是传统课程不具备的。因此,以新童年社会学为视角来改善儿童哲学课程现行范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在对儿童哲学课程现行范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审视新童年社会学视角中的教育观念,依据库恩的“范式”定义,从整体和元素两个层面上对儿童哲学课程范式进行构建,结论如下:从整体上,儿童哲学课程范式是作为微社会的探究共同体;从元素上,儿童哲学课程范式包括建构型知识观、文化型课程观、权利平等型师生观。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小平;从课程范式演进看课程改革基本取向[J];交通高教研究;2003年06期

2 张胤;科学或人文:两种大学课程范式的思考与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3 傅敏;;论学校课程范式及其转型[J];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4 潘涌;;课程范式的转型与解放教学创造力[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2期

5 朱海粟;;整体课程范式与和合思想[J];新学术;2009年01期

6 耿宏丽;;试论课程范式的转型:从“传递中心”到“对话中心”[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闫晓伟;;和合思想与整体课程范式[J];才智;2009年29期

8 张子漪;;三大课程范式之批判式思考——兼谈我国课程建设问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6期

9 傅敏;;整体课程范式的课程模式[J];早期教育;2006年02期

10 潘朝阳;;课程范式:基础教育改革观念的嬗变[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鄢红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马开剑;上海与香港:一种课程新思维[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陈晓波;课程愿景:我们的美好期待[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岳刚德;课程:超越现代和后现代[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南通大学创造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灿明;情境教育: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课程范式[N];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岳刚德;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下的课程话语[N];中国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洪修;学校课程实施的组织社会学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健;语文课程重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刘径言;教师课程领导学校场域与专业基质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岳刚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欧阳文;大学课程的建构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杰伟;语文课程性质研究的反思与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左红伟;“理解课程范式”及其应用[D];江苏大学;2016年

3 赵君心;儿童哲学课程范式构建[D];广西大学;2016年

4 熊杨敬;论教师参与课程审议[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5 钟智;构建学校课程领导共同体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定恒;论课程差异化[D];河南大学;2007年

7 黄磊;大学课程体系个性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8 何军华;教师与课程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胜兵;课程改革属性及两种典型运行机制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静静;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9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229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