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幼小衔接现状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幼小衔接现状与分析
【摘要】:小学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如幼儿园教师,他们更多考虑儿童当前的学习需求。解决幼小衔接问题需要小学学校和老师理智面对,并与幼儿园建立平等合作关系,正确分辨儿童入学不适的个体差异,也需要借鉴国外幼小衔接工作的成功经验以及发挥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宁德师范学院教育系;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课题(JA13315S)
【分类号】:G619.2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幼小衔接是儿童特定的人生早期经历。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直接近景性目标指向提升儿童对小学教育的适应,包括适应小学教育的人际环境、教学管理方式、课堂学习要求等。而其间接的远景性目标则是着眼于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即在基础教育阶段,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洪秀敏;崔方方;;美国俄亥俄州社会课程幼小衔接的举措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兴华;;幼小衔接研究要有生态学视野[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2期
2 孙丽丽;方展画;;美国早期教育“发展适宜性实践”三版的比较及思考[J];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3 陈兴华;;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小衔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2年17期
4 牛美红;;幼小衔接中儿童情感教育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4年19期
5 王素韵;;幼小衔接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5年01期
6 付珍;;浅析走出中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困境——日本“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启示[J];新西部(理论版);201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乐世祯;在头脑奥林匹克系列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宋华;小学一年级新生适应期音乐教学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地;美国联邦政府促进幼小衔接发展的政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红;与家长朋友谈幼小衔接[J];教学与管理;2005年05期
2 李敏谊;崔淑婧;刘颖;;近十年国外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于幼小衔接问题看法的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05期
3 樊玉莲;樊冬梅;陈琛;;构建幼小衔接联动机制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5期
4 李敏谊;刘颖;崔淑婧;;国外近10年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5 薛辉;;在幼小双向互动中谈幼小衔接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年04期
6 裴峥嵘;;幼小衔接问题之我见[J];才智;2011年13期
7 崔新玲;梁进龙;;法国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启示[J];商品与质量;2011年S7期
8 段伟红;;中美幼小衔接教育之比较[J];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10期
9 李晓芳;赵碧玫;冉昕;张林;;六盘水幼小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10 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新红;;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宋怀昌;;正确处理好幼小衔接的几个原则问题[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康长运;;中国近代幼小衔接理论和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5)——中国基础教育史研究(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工读教育等)[C];2009年
4 孙雪莲;;拓展幼小衔接视角 促阅读习惯养成[A];2014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5 郝海鸥;;开拓进取为教育 求实创新为学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6 高文军;;视障儿童入学前适应性教育的研究——盲校幼小衔接问题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力 通讯员 李文祥;市公安局幼儿园注重“幼小衔接”[N];天津政法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苏军;别让“幼小衔接”走了样[N];文汇报;2009年
3 商报记者 李子君;暴利裹挟的幼小衔接班到底有多值?[N];北京商报;2010年
4 时言平;只有实现教育公平才能抑“天价幼小衔接班”[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本报通讯员 李苑 驻苏记者 何连弟;南京冒出天价“幼小衔接班”[N];文汇报;2011年
6 胡婕 本报记者 薛庆元;幼小衔接:家长应把眼光放远一些[N];中国消费者报;2012年
7 记者 廖君 吴植;“名校情结”催热幼小衔接班,有培训机构打出“包过”招牌[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浙江省诸暨市浣江幼教集团 应婉林;幼小衔接不能揠苗助长[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 陈如平;谨防“幼小衔接”变身“小学预科”[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李晓玲;“幼小衔接”:广东尝试新版本[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珠;幼小衔接阶段父母的教育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申恒苗;从教育政策看英国幼小衔接[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开琳;形成性评价在幼小衔接课程中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翁飞燕;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崔吉晓;幼小衔接视角下的语言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林玲;当代美国幼小衔接政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马达英;幼小衔接实施策略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娅菲;法国幼小衔接教育制度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赵地;美国联邦政府促进幼小衔接发展的政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10 骆秀萍;幼小衔接中微观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29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22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