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浅谈幼儿饮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

发布时间:2017-12-30 13:44

  本文关键词:浅谈幼儿饮食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幼儿饮食生活 课程资源 系统开发


【摘要】: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着极为丰富的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已经闲置了相当长的时间。为减轻课程超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系统开发。这并不是要以饮食活动取代其他课程,而是要使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的艺术、社会、语言、科学等课程彰显并被充分利用。此外,系统开发要使这些课程与饮食生活成为一个自然、完整、和谐的整体,而不是将艺术、社会、语言、科学课程与幼儿饮食生活进行简单拼接。
[Abstract]:......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612.3
【正文快照】: 实践中,对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的课程资源的零星开发间或有之,但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的大量课程资源仍然处于闲置状态。其根本原因有二,其一是人们对幼儿饮食生活中蕴涵的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认识不足;其二是开发理论的匮乏。为了使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被充分开发利用,本文首先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菊,扬清;戏曲行业词语比喻义的文化特性[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吴正彪;“区域性板块”结构中的活动仪式链接与符号系统——从贵州岜沙苗族芦笙节的文化象征意义谈起[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3 王宇;;论五色审美观与中国古代色彩符号的历史嬗变[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年04期

4 高玉芬,任维平;汉语中的性别主义及其根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辛艺华;;日本和服手绘纹样的审美特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凌立;藏族“十”字纹的来源及象征[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7 杨大禹;设计中的文化象征表达——洱源柏节夫人祠的设计构想[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3期

8 朱存明;汉画像所表现的传统审美观念的现代意义[J];美与时代;2005年01期

9 秋喜;浅谈《青史演义》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借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曹芳贞;平面广告文化:象征文化的符号学诠释——“动感地带”平面广告文本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碧英;;传统福州山区村落婚丧习俗述论——以闽清县村落调查为例[A];齐鲁文化暨汉民族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不力米提·优努斯;维吾尔象征词及其文化含义[D];新疆大学;2003年

2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俞成云;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5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金正镐;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王宪昭;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徐峰;中国饮食文化的心理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和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飞;艺术设计符号的形式、意义及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2 羊恂;象征与建筑创作[D];重庆大学;2003年

3 李茹冰;甘肃回族穆斯林传统民居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4 任康丽;传统民居设计思想对现代居住理念的启示[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宋丽珍;电视广告中的隐喻现象解读[D];苏州大学;2003年

6 黄玉兰;英汉爱情和时间谚语中隐喻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陈建红;皖南徽州民居室内空间环境探析[D];重庆大学;2003年

8 庚文;试论北京地区覆钵式佛塔[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王刚;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根云;《庄子》变形艺术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美英;;主题活动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从哪里来——一份特殊礼物引发的“惊喜”[J];学前课程研究;2009年03期

2 吴海虹;;深入挖掘教育活动中的动态性课程资源[J];教师;2010年22期

3 宋雪芳;;农村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8期

4 聂劲松;;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目标与资源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5 傅爱君;;锁定幼儿园 记忆流行语——解读幼儿园口头文化[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01期

6 高晓微;;组建家长俱乐部,丰富课程资源[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0年02期

7 方景融;;亲子记录——三位一体的班级课程资源[J];学前课程研究;2008年04期

8 徐秋霞;;“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9 骆建红;;“孕妈妈”引发的班级课程资源实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10 唐海燕;;幼儿园班级课程资源收集的规准[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丽丽;;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整合于幼儿园课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2 邵维琴;;让园本课程彰显个性——谈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构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3 赵晓Z,

本文编号:1355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55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e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