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公平
本文关键词:法律如何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公平 出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仍困难重重,尤其是与优质的学前教育无缘。究其原因,制度"缺陷"及其所生的政府角色"错位"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因而,制度矫正迫在眉睫。在现代法治社会场景下,"法律力量"是促成公民个体性权利实现的基本途径,必须完善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法律保障机制。在立法思路上,应当恪守"权利至上"的价值理念,积极构建"政府责任"与"自主程序"协调统一的法律认定框架;在法律救济上,需要着力解决"权利具体化"的传统司法障碍,可以考虑在行政诉讼领域确立行政给付之诉。
[Abstract]:At present, it is still difficult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o receive preschool education, especially with high-quality pre-school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defect" and its "mismatch" of government rol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Therefore, institutional correction is urgen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society ruled by law. "legal power" is the basic way to realize the individual rights of citizens. It is necessary to perfect the legal guarantee mechanism for th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 to accept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legislative thinking, we should abide by the value concept of "right first". Actively construct the legal cognizance frame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independent procedure"; In the aspect of legal relief, we need to solve the traditional judicial obstacle of "the embodiment of right", and we can consider to establish the action of administrative payment in the field of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8CGYD091YBM) 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G10-A40)
【分类号】:D922.16;G619.2
【正文快照】: 目前,农民工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仍困难重重。其中,尤以三方面问题最为突出。一是资源分配不公。农民工子女期待进入收费低廉、办园规范的“公办优质”幼儿园,而这一类型幼儿园的数量却十分有限,多被本地户籍儿童或处于优势地位者占用,农民工子女基本被排斥在外。二是经济能力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翔;;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从基本权利分析框架的革新开始[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柳砚涛;行政给付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刚;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刘力;;论民主的内涵与原则[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周旺生;论作为支配性力量的权力资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6 陈春萍,龙静云;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李海平;人性与法治——中国法治道路的构建[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8 冯英,曹宝;政府权力与制度制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6期
9 陈瑜;地方政府决策民主化问题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刘艳;高兴民;;农地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孔祥武;;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图像——对《中国青年报》专家意见报道的内容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张怡;;和谐语境中的多元表达——从“两会”博客看博客作为公共领域的政治传播功能[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倪业群;;论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董石桃;;行政哲学视域中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孔凡宏;陈向阳;李强华;;西方“民主制行政”的发生机理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倪胜利;;生态自组织原理与地方高校适应性生存[A];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7 宋玉波;;政治宽容与社会和谐[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华;经济和政治的统一:历史与逻辑[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德全英;民族区域自治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新叶;转型农村的政治空间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湘流;邓小平政治参与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陈晖;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D];湖南大学;2003年
3 李琳;论传统“礼治”与现代法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晓丽;论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机会均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凤海;法治视野中的政治文明[D];安徽大学;2003年
6 邹武鹰;公司治理外部监督的法律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7 秦启轩;论受教育权的实现与保障[D];河海大学;2004年
8 李佳穗;论宪政意识[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洁欣;公民意识与我国法治进程[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长宏;转型期中国反腐败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章志远;;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及其政府规制——兼论公私合作背景下行政法学研究之转变[J];法商研究;2007年02期
2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3 郑贤君;社会权利的司法救济[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4 刘敏;论裁判请求权——民事诉讼的宪法理念[J];中国法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名浏;;厦门 同在一片蓝天下[J];新湘评论;2010年05期
2 ;青岛 创新基层社会组织建设[J];中国民政;2010年02期
3 范蕾蕾;黄昌银;;重庆“两会”关注“三农”总是情[J];农家科技;2010年02期
4 郭奕晶;;谈与户籍改革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J];世纪桥;2010年05期
5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促进区域教育科学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0年06期
6 朱力;;“农二代”的希望之路[J];人民论坛;2010年03期
7 李立峰;;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敞开制度之门[J];群众;2010年03期
8 李孜;李燕;;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实践性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李磊;;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增加警示了什么[J];改革与开放;2010年01期
10 孙瑞灼;;教育改革不该“一锅炒”[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丽;;关心留守儿童 习惯改变人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吴忠族;;突破学生公平就读环境的瓶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3 杨璐情;;教育公平是一种力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4 韩梦凤;;“教师利用自然资源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5 陈晓琴;;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时华;吴春华;;3-5岁城郊散居婴幼儿“家村园”活动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殷红博;耿中津;;我国学前教育科研发展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8 殷红博;申捷;;未来人才素质与我国学前教育总目标体系创新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9 冯美珍;;建立家庭与学校的良好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张静;陈卉;;从点滴做起,实现教育公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计琳;农民工子女如何融入城市学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研究员 汤林春;促进城乡融合学校大有作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教育部国家督学,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教育厅原党组副书记、副厅长 韩清林;学前教育不能成小学预备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思想引领 文化立校[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2010我们的民生期待[N];河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孔博 王攀;粤拟推“积分制”,解农民工进城“入户难”[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记者 鄢振刚 通讯员 张军才 张元;民进省委通报13件调研成果[N];湖南日报;2010年
8 教育研究杂志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多维审视[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琴;农村幼儿入园难在哪儿[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省政府顾问、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唐之享;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亟待提升[N];湖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路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璐;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儿童斜坡概念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闫春梅;童话精神与儿童审美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方钧君;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徐雨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学前教育投资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严仲连;在现代与传统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严仲连;幼儿园个性化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何亚玺;北京市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3 刘丹莎;中国与斯里兰卡学前教育中技术应用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邹文佼;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邱克;公办中学接纳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毛婷婷;新加坡学前教育对中国企业培训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刘斌;和谐社会视域下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连磊;农民工随迁子女人格成长问题及干预[D];长安大学;2009年
9 王梅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困境及其出路[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爱香;小学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6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5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