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课程开发
本文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课程开发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幼儿园课程改革 教师 课程开发 幼儿园教育 课程目标 过程模式 课程计划 目标模式 课程内容 教育活动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课程教材研究所幼儿教育研究室
【分类号】:G612
【正文快照】: 对于幼儿园教育课程的理解,,正如它的上位概念──课程一样,人们的看法很不一致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它指语言、常识、计算、体育、音乐、美术六大学科,近些年来,全国 各地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异常活跃,大多已改变了过去六科的分科课程结构而代之以健康、语 言、科学、社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友群;日本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琼华;追问有效的课改——一种立足于现实的幼儿园课改的价值取向[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2 杨雪峰;幼儿教师的课程参与与专业成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准备[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4 吴惠青,刘迎春;论教师课程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李大维;;皮亚杰双向建构论对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杨红英,赵胜利;美术新课程理念与教师课程文化缺位[J];教学与管理;2005年33期
7 傅建明;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8 秦光兰;幼儿园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意义与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9期
9 李臣之;;论教学内容创生:规定性要素及基本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2期
10 刘冬梅;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挑战与要求[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申卫革;后现代知识型观照下教育学知识的实践转向[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叶;教师开发校本课程能力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翅;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3 孟丽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审视[D];西南大学;2007年
4 陈英;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罗新兵;高中数学课程弹性化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辉;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韦小明;论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层次的提升[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许凯;论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石丽娟;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前课程改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海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开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文;学会学习与学习策略[J];外国教育资料;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雄英;思想教育与教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罗大同;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串讲[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3 唐文中;高等学校的讲授课[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4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安徽教育;1980年03期
5 向群;有感于“李校长让房”[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6 丁梦林;真心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记合肥六中党支部书记姚能长[J];安徽教育;1980年05期
7 ;全社会都要尊师爱生[J];安徽教育;1980年06期
8 孙太英;进一步落实好党的知识分子政策[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9 沈伟;知己·知心·知音[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10 常春元;论教育与智力的发展[J];安徽教育;198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义良;安建业;;X课教学质量评价系统[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横川裕美子;户XZ规子;;中国护理教师分析日本护理教育及临床护理特征——日本研修报告分析[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3 杨秋香;;大学日语四级考试辅导探索[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王冬梅;;浅谈新世纪教师的道德形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杨秀荣;;谈教师对学生的爱[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6 杨小林;;浅议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批评[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7 汤翠英;;振兴教育 首先要振奋教师的精神——在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8 段民英;;立足农村经济 培养新型教师[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9 何婷;吴文美;;备课[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陈典基;刘昌华;邱炳涣;;中专学校的教师如何自学计算机知识(摘要)[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明全;论教师参与课程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裴新宁;面向学习者的化学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振华;论教师成为教育知识的建构者[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卜佳晖;汉语教师课堂语言输入特点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3 肖婕;21世纪教师形象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马秀梅;建构主义与中学数学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友玉;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汪洪;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两课”教师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吴明和;多媒体CAI与物理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亚君;论现代远程教育在欠发达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向仁富;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10 田丽丽;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57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5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