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
本文关键词:再论进化、发展和儿童早期教育 出处:《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进化论 发展心理学 重演论 异时性 幼态持续 重演律 儿童早期教育 进化理论 个体发育 个体发生
【摘要】:进化(种系发生)、发展(个体发生)和儿童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教育无法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进化理论已经成为现代生物学的基石,由于人类认知和行为是基于生物学的,因此进化理论也应该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基石。由于各种原因,进化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早期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关重演律——个体发生重演种系发生的思想上,如20世纪主要的发展心理学家格塞尔、皮亚杰、维果茨基、弗洛伊德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重演律思想的影响。然而,重演律自其问世以来就因其过分粗糙和简单化而受到了质疑,并随着胚胎学与基因研究的深入而被修正。当新的进化改变发生时,重演律就会被打破。对人类来说,这种新的进化改变之可能发生,是与幼态持续紧密相关的。个体发育的早期阶段是一个潜在适应的"仓库",包含了以后通过异率生长丢失的无数形状和结构。个体延迟发展或童年期的延长具有重要的适应性价值,它使人类大脑更加灵活,使儿童有充裕的时间习得复杂的社会角色与规范,并获得很强的发展可塑性与学习能力,同时由于儿童必须依赖双亲很长时期的照顾方能长大成人,这对建立和巩固家庭在儿童成长与社会稳定中的重要地位起了关键的中介作用。不过,进化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两者绝非简单的对应关系,而且强调儿童早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并不等于忽视文化在发展中的作用,文化进化需要强有力的生物学基础,个体的生物学展开也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文化的支持。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olution (phylogeny, ontogeny)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s an unavoidable theoretical problem. Evolutionary theory has become the cornerstone of modern biology. Since huma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are based on biology, evolutionary theory should also be the cornerstone of modern psychology,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 early influence of evolutionary theory on child development psychology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thought about the recurrence law-the occurrence of the phylogenetic reoccurrence of ontogeny, such as Gessel and Piaget, the major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s in 20th century. To some extent, Vygotsky and Freud were influenced by the thought of replay law. However, replay law has been questioned since it was born because of its over-roughness and simplification. And as embryology and gene research goes on, it is corrected. When a new evolutionary change occurs, the replay law is broken. For humans, this new evolutionary change is possible. The early stage of ontogeny is a "warehouse" of potential adaptation. It contains numerous shapes and structures lost in the future through heterotypic growth. The delayed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or the prolongation of childhood has important adaptive value, which makes the human brain more flexible. Children have plenty of time to acquire complex social roles and norms, and to obtain strong development of plasticity and learning ability, and because children have to rely on parental care for a long time before they can grow up. This plays a key intermediary role in build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family in the growth and social stability of children.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is complex and by no means a simple correspondence. And emphasizing the biological basis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does not mean neglecting the role of culture in development. Cultural evolution needs a strong biological basis. The biological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also needs strong social and cultural support.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建构基于童年期特征的幼儿教育”(项目批准号:06SJY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进化(种系发生)、发展(个体发生)和儿童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教育理论研究难以回避的基本问题。正如吉瑞(Geary)所说,需要从进化角度对认知和发展进行概述,才能充分理解与儿童教育有关的问题。[1]同时应当看到,关注认知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发展并不意味着忽略心理学层面,因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宁;儿童是人类之父——从进化心理学看人类个体童年期的本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雯;;历史与人:鲁迅小说的两个关键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莹,赵华斌,郝家胜;分子系统学的理论、方法及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王喜海;石丽娟;;儿童教育论纲——基于近现代童年观的儿童教育[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4 刘平;劳动价值论的内在逻辑及其经济哲学蕴涵——社会变迁的一种经济学视角[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5 于广志,蒋志刚,曾岩;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大熊猫的进展[J];动物学杂志;2003年05期
6 冯军,李江海,陈征,牛向龙;“海底黑烟囱”与生命起源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7 葛明德;早期人科成员的工具行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8 闵正威;谢登斌;;生命:学校文化的生态意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1期
9 兰淑平;;从《生命是什么?》到分子生物学[J];沧桑;2007年01期
10 胡石清;乌家培;;从利他性到社会理性——利他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综合观点[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余素芹;;教育与人类遗传素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余松波;桂祥盛;;铜镜文化内涵[A];全国第七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湖北 荆州)论坛文集[C];2007年
3 蒋功成;;种群思想——超越唯实论与唯名论的论争[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何志魁;张诗亚;;人的早产与教育起源——兼评理查德·利基《人类的起源》一书的教育价值[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向帮华;;人道、教育之道与教育法之道的终极追求[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王慧钧;;第三章 城市共生论[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7 杨红文;何光中;王德凤;;贵州水牛品种分类绉议[A];中国牛业健康发展与科技创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养牛学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戴若林;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李斌;LZ复杂性算法及其在生物序列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D];苏州大学;2008年
5 陈军昌;非线性产业或经济系统的演化(创新)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6 祁娟;披碱草属(Elymus L.)植物野生种质资源生态适应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7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罗吉贵;复杂系统中涌现形成机理的讨论[D];上海大学;2008年
9 曹成全;中国癞蝗亚科的分类研究(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黄磊;历史循环论和他者[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迪;对学校体育的物化现象和人本位教育理念实施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庞月慧;解构主义互文性理论视角下译本的进化[D];湖南大学;2009年
3 贾文杰;白木香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姜源远;东方哲学与声乐艺术[D];山东大学;2009年
5 郑志强;工业设计中的进化论[D];江南大学;2009年
6 岳珂;中韩两国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元杭;库尔勒香梨在试管内的适应特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8 王成;江苏的品牌环境与品牌成长[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9 常春芳;牛亚科家畜MSTN基因系统分化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周颖君;棉铃虫细胞色素P450 CYP9A亚家族的表达调控机理及进化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卜卫;捍卫童年[J];读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涂;老爸的教育“进化论”[J];启蒙(3-7岁);2005年06期
2 苏阳;论进化论的倒掉[J];中国校园文学;2004年21期
3 张红霞,聂克·福斯克特;教育重演论与中国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4 吴紫云;我们的进化论[J];新作文(初中版);2004年06期
5 殷明;略论进化论思潮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作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6 李伟健,周大根;学习能力研究的发展心理学回归——评《学习能力发展心理学》[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贾荟田;暑期进化论[J];现代语文(高中读写版);2004年04期
8 杨宁;幼态持续、发展的原发性和早期教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陈卫平;器道升替:中国近代进化论的历程[J];学术界;1997年01期
10 许金更;《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评介[J];教育科学研究;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建伟;李泽兵;;进化论医学在颈肩腰腿痛康复领域中的运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董奇;陶沙;J.Campos;R.Kermoian;;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益文;张文新;;发展心理学幼儿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桑标;;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及热点问题[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张小燕;;皮亚杰对逻辑学与心理学之间关系的重新认识[A];第三次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益文;林崇德;;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整合与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段琦;;西方基督宗教内创世论与进化论之争[A];全国生物进化理论研讨会论文与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吕龙石;金大勇;;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壁蜂种群的盛衰[A];昆虫学研究进展[C];2005年
9 曹家树;缪颖;叶纨芝;;蔬菜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中的进化理论问题[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杨建伟;李泽兵;张辉;;达尔文进化论医学在心血管病康复领域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进;科学家用博弈论解释进化论难题[N];科学时报;2009年
2 皇家加勒比国际油轮品牌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adam Goldstein;旅行“进化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温竹青;不应否定进化论[N];北京科技报;2009年
4 高博;您真的懂进化论吗?[N];科技日报;2009年
5 《前沿科学》编委 沈致远;别开生面的好文章[N];科技日报;2009年
6 杨宁;进化论争论依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7 记者 张建松 杨金志;我国多处古生物化石群佐证进化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黄艾禾;你是否懂进化论?[N];科学时报;2003年
9 黄辛;人类大脑幼态持续研究获新成果[N];科学时报;2009年
10 王振平;用数字生物验证进化论[N];中国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安;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庄锦英;情绪影响决策内隐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郭文久;微卫星在基因组上的分布与功能及其计算方法初步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颖;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2006年
7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国庆;现代欧美教育科学化运动的一个基石[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小平;李大钊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璐;近代中国的进化论与社会历史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2 郑丹叶;膀胱肿瘤术后的异时性上尿路肿瘤[D];浙江大学;2005年
3 邢志华;进化论在近代中国社会早期传播的文化背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村;中国国内服装品牌生命周期研究之初探[D];东华大学;2006年
5 戚萍;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D];青岛大学;2006年
6 董佳;传统知识保护中的哲学问题[D];吉林大学;2006年
7 林莉;哈代的怀旧意识与进化论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何云岩;严复的进化论与人学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吴浪波;互助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万师;论严复的开“民智”思想[D];湘潭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374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37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