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及其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08 06:55
【摘要】:生命教育对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专家和学者的重视。目前我国幼儿园生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幼儿园开展的生命教育多数以渗透的形式展开,缺少系统性和层次性,而针对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研究甚少。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在内容选择、实施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行动研究法,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维度进行生命教育课程的建构,探索课程建构的有效策略。本研究发现:幼儿园在实施生命教育课程中存在着四个显著的问题:一、生命教育课程在全园课程中的比例较低;二、生命教育课程内容狭窄,缺乏系统性及均衡性;三、生命教育课程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及趣味性;四、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以教师为主,幼儿缺乏主动性及体验性。笔者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近2年的实践活动,对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建构提出以下策略:一、系统、深入学习,提升教师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以三个维度为框架,建构适宜幼儿生命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三、以体验式学习为主,丰富幼儿生命教育课程形式;四、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建构生命教育课程的能力;五、营造多元的环境,彰显幼儿园生命教育课程的活力;六、有效整合家长资源,提高幼儿园生命课程的质量。本研究认为生命教育课程在幼儿园切实可行,但要选择适宜幼儿活动的内容和体验方式;通过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使幼儿在情感、知识、技能、学习品质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帮助幼儿成为有人性的人;生命教育课程的建构过程能促使教师的价值观、教育观、儿童观等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有效提升了教师素养和专业水平;生命教育课程是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家长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改变了家长的育儿观念,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合理。
[Abstract]:The importance of life education to the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young childre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present, the main purpose of lif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in China is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healthy growth. Most of the lif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s is carried out in the form of infiltration, lacking of systematicness and stratification, but the research on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kindergartens is very few.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 in the aspects of content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m, and to construct 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natural life, soc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by the method of action research. Explore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four significant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kindergartens: first, the proportion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whole garden curriculum is low; second,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tent is narrow, lack of systematization and balance; third,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m is single, lack of diversity and interest; fourth,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mainly to teachers, lack of initiative and experience of young children.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to the discovered question, and through the nearly 2 years practice activity, proposed the following tactics to the kindergarten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first, the system, the thorough study, enhances the teacher to the life education importance understanding; second, Take three dimensions as the frame,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conten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lif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third, take the experience learning as the main body, enrich the curriculum form of the lif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fourth, change the teacher's idea, promote the ability of the teacher to construct the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Fifth, create a pluralistic environment to highlight the vitality of kindergarten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sixthly, effectively integrate parents'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kindergarten life curriculum. This study holds that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feasible in kindergarten, but it is necessary to choose the content and experience mode suitable for children's activities, an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t can make children in emo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quality helps young children become human beings,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can promote a certain change in teachers' values, educational concepts, children's views, etc. Life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home education, parents gradually realize the core and essence of education, change parents' concept of parenting, and make family educa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玲;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情感[J];教育评论;2000年02期

2 刘永华;如何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观察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陈央儿;用隐性规则引导幼儿有序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4 朱青,卢继英;浅谈科学活动中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5 李玉双;合理开发当地资源 丰富幼儿活动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4年23期

6 周君娥;成长档案的建立与幼儿的发展[J];档案管理;2005年06期

7 黄芳;发展性幼儿评价的实践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8 吕彩萍;;提高幼儿活动主动性的策略初探[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9 梁慧勤;;在《幼儿活动设计》课程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2期

10 李静;;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金花;;培养幼儿的自主意识[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2 于雪莲;;以幼儿的发展为本[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3 高翠;;浅谈幼儿探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4 陈琦;;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介入的时机及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李敏;;教师在幼儿探索学习软件过程中的角色与教师的指导[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6 江文娟;;浅谈提高幼儿学习思维的方法[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3年

7 唐洁;;区域活动中教师的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8 王淑萍;;幼儿活动中的环境教育[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9 高翠;;浅谈幼儿探究活动的组织和指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杨渊;樊海燕;;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探索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继先 (作者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后勤管理处幼儿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兴趣[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2 凉州区火车站幼儿园 王燕;幼儿户外区域活动浅谈[N];武威日报;2007年

3 霸州市直幼儿园 刘冬艳;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N];廊坊日报;2008年

4 市凤泉区幼儿园 周光娟;浅谈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N];新乡日报;2011年

5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幼儿园 范晓燕 王丰;浅谈活动区材料的投入与幼儿的发展[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中心幼儿园 郁春芳;如何为幼儿提供区域活动材料[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李俊华;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N];甘肃日报;2005年

8 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绿扬分园 朱静;幼儿晨间活动器械多样化使用的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2年

9 ;幼儿安全是园长的“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10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开元小学幼儿园 张迪;培养自护能力增强幼儿安全“免疫力”[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武雪莲;美国低收入家庭幼儿肥胖预防控制的运动与膳食干预模式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叶小红;幼儿自控能力发展与培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余珍有;教师的交际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江洋;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云艳;幼儿好奇心发展与教育促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莉莉;3-5岁幼儿对“朋友”的理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淑萍;幼儿园中班师幼冲突现状的调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犹元佳;4-5岁幼儿倾听行为的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5年

4 李园;幼儿园图书区有效利用的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黄志菲;昆明市C幼儿园大一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幼儿非正式评价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丽康;运用《指南》指导家长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奉银平;C市5-5.5岁幼儿体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肖希;大班幼儿喜欢的活动室墙面环境创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9 易超;5-6岁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现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傅亭婷;文化视角下的纳米比亚幼儿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29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229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4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